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迩言
编辑 | Juice

几年前,谁能想到海外车企巨头纷纷来中国找师傅!

近日,大众中国“下聘”50亿元牵手小鹏,共同打造两款新能源汽车的消息,刷爆整个车圈,同时奥迪也最终官宣了要和上汽合作打造纯电动车。

而大众集团主动向中国车企求合作不止是个例,此前,丰田“拜师”比亚迪,整合双方优势,共同打造的打造纯电车型bZ3已经上市;雷诺“傍上”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为吉利、沃尔沃、宝腾、三菱以及日产等联盟内车企提供全链路汽车动力总成,“神秘”外企也在“接头”零跑奔驰中国更把智能化技术交付中国AI企业… …

越来越多的海外车企选择携手中国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反向合资潮”席卷着全行业,中国技术输出方的身份进一步被落实!

而这些都是由于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凭借技术积累、渠道优势、高性价比产品在全行业占据了领先地位,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半年度份额首超50%,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4.2个百分点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合资企业市场份额逐渐衰减,为了能在新一轮车市洗牌中存活下来,一些海外合资企业通过“交中国朋友”增加竞争力,车东西做了一番梳理。

一、先赚大众50个亿 小鹏汽车股价一度暴涨40%

日前,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双向奔赴”,刷爆整个车圈!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无疑迎来历史性时刻:轮到中国人当师傅教德国人造车了!

要知道,放到三十年前,中国还处于向欧美车企用市场换技术的阶段,而三十年后,谁能想到中国会“摇身一变”,成为技术输出方。

据悉,双方在合作初期将面对中国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新车将扩大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矩阵,计划于2026年推出。而据外媒报道,其中一款车或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

双方也将达成技术框架协议,预计于202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大众汽车集团新闻稿

作为长期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随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业务管理董事贝瑞德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分别晒了两个人贴肩合照,两人笑得都十分灿烂。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左)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业务管理董事贝瑞德(右)

“大鹏”的合作可谓是今年车圈最劲爆的消息,因此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狂欢,小鹏汽车当日美股盘中最高上涨超40%,最新市值已达168.48亿美元,也由此创下了一年多来股价新高。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小鹏汽车股价变化

不过,此次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上汽集团的合作并不是与中国企业的首例合作,此前大众集团也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国轩高科等本土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在外国车企与中国车企携手的过程中,这家全球汽车巨头总是走到靠前位置。

二、奥迪在华35年 纯电平台求购上汽

“大鹏”官宣的夜晚,上汽集团也小小收获了一波车圈的关注,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

奥迪与上汽集团将通过共同开发,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不过相比于“大鹏”合作消息来得炸裂,奥迪“求援”中国的每一步都似乎有迹可循。

先是大众集团CEO奥博穆批评奥迪“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紧接着奥迪全球CEO换人;此后,奥迪则被曝出打算放弃大众电动平台,转向从从中国车企手里购买,与包括上汽、吉利、比亚迪、蔚来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进行谈判。

不到一天,故事就来到了高潮,据路透社报道,奥迪正就购买电动平台有关事宜在和上汽集团进行谈判,有可能购买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智己的电动平台。

接下来,奥迪中国相关负责人、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公开表示上汽和奥迪会深化合作,最终于“大鹏”合作当天,正式官宣签署战略备忘录。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

当然了,这样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动汽车竞赛中,相较于中国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的领先地位,奥迪可谓是远远落后,引进中国头部车企的平台技术,的确是一条追赶的捷径。

风水轮流转!35年前,中国一汽拿下了大众集团南非工厂的奥迪车身旧模具和从德国奥迪总部运来的数千吨图纸资料,35年后奥迪又主动抱上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大腿。中国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的角色实现了攻防互换。

三、丰田拜师比亚迪 本以为稳赢但自身拖后腿

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攻防互换的又岂止奥迪一家!18年后,比亚迪成功逆袭丰田。

2005年比亚迪的推出的第一款现象级汽车F3,几乎是“逆向改装”了丰田花冠,除了车尾、车标等,F3同当时在售的丰田花冠几乎一模一样,一度为外界质疑。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图左为比亚迪F3,图右为丰田花冠

而18年后,根据全球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简称“BCG”)公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榜单,比亚迪位列第九,成为除华为之外成为唯二入榜前20的中国企业。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比亚迪上榜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榜单前10(图源网络)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竟然还成了丰田的技术供应商!

一汽丰田投靠中国民营车企老大比亚迪,在今年3月6日正式上市一汽丰田汽车的第二款bZ车型——bZ3。该车售价区间为16.98~19.98万元,其中丰田提供整车设计,比亚迪提供三电技术。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丰田bZ3

不过,让人唏嘘的是,丰田的拜师之旅似乎不是那么顺利。

本以为携手比亚迪,这波稳赢,但丰田自身这边就出了岔子,双方合作首车仅上市4个月后遭遇了大规模召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自2023年7月27日起,一汽丰田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7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bZ3汽车,共计12205辆。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一汽丰田有限公司召回部分bZ3汽车

据悉,由于后门外把手拨叉形状及材质设计原因,车辆车门外把手和门锁零件相互配合时存在间隙。

这就可能会导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拨叉与门锁锁杆之间滑动不畅,门锁锁杆不能归位。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后车门一直处于锁止或开锁的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好不容易“拜师”比亚迪,却被自身设计拖了后腿?丰田的逆袭看起来还是“道阻且长”。

四、零跑闷声发大财?技术出海或成为第二利润支柱

传统车企成为外资车企眼中的香饽饽后,造车新势力的命运齿轮也开始发生转动。

据财联社报道,有境外企业正在与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洽谈技术合作,且已有实质性进展。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零跑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予置评”。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境外企业正在与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洽谈技术合作

据财联社报道,零跑在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等诸多智能汽车核心领域均有布局,例如零跑汽车将于7月底推出“中央集成式 EE 架构”,将实现中国中央超算平台量产。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零跑CTC技术展示

据悉,该架构可将动力、车身、智驾、座舱四域进行高度系统化集成,实现“驾舱一体化”,成为行业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此外,基于此架构全新平台研发的首款全球车,将于9月在慕尼黑车展亮相。

随着越来越多硬核技术的登场,或许将成为零跑汽车除整车销售以外的第二大利润来源。

零跑或打算“闷声发大财”!虽然合作对象的具体信息并没透露,并且很容易让人想到计划从中方购买电动平台的奥迪,但从上汽表态中可推测与零跑合作的境外企业大概率不会是奥迪。

不过,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国车企从技术购买方逐步转变为出口方的事实!

五、吉利卖技术上瘾?先拉奔驰,后扶持雷诺

汽车狂人李书福最近也有大动作,联手外资民营大哥吉利又出手了!

继收购沃尔沃,帮助其获得高速增长的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奔驰股东,借助吉利SEA浩瀚平台使奔驰smart摆脱连年亏损,推动了奔驰电气化转型后,吉利又把援手伸向了雷诺。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奔驰smart精灵#1

由于三江雷诺与东风雷诺的接连失利,雷诺逐渐掉队中国汽车市场。目前,雷诺在华仅剩与东风合资的易捷特和与江铃合资的江铃新能源。但易捷特主要生产微型代步车,且主要面向出口市场;雷诺江铃在市场的存在感也相当稀薄。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雷诺产品在欧洲表现还可以,在中国却做不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其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改进能力,产品缺乏竞争力。”

尽管最近雷诺官方辟谣了“雷诺官方宣布将平行进口车型在华进行整车销售”的传言,并表示,雷诺从未退出过中国市场,但雷诺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挑战。

而就在此时,吉利却给雷诺及时投了血包:吉利控股与雷诺集团将各自持股50%,成立新公司以便开发新的汽车动力系统。此外,雷诺集团与吉利将把相关知识产权转入各自的运营中心,让新公司能完全自主开发未来动力总成技术,满足各类市场需求。

作为欧洲老牌车企,雷诺在发动机制造方面底蕴深厚,而吉利可以充分发挥平台化技术和混动技术的优势。双方合资公司每年可以生产超过500万套发动机和变速箱,产品包括传统动力及混合动力,将为全球多个品牌提供全系列一流的动力总成产品。

当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后,将为吉利、沃尔沃、宝腾、三菱以及日产等联盟内车企提供全链路汽车动力总成。

吉利与雷诺的合作,可以说是中国自主品牌首次与国际知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就技术上达成较为深度的合作,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发展变革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六、奔驰中国智能化交付中企 两年后中国是重点市场

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奔驰终于也想通了!

除了直接求助国内车企,外资企业的目光甚至是直接放到了供应链上。

今日,梅赛德斯-奔驰CEO奥拉·康林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将成为其2025年销售电动汽车的重点市场。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梅赛德斯-奔驰CEO奥拉·康林松(图源网络)

康林松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奔驰必须同步推进电动化和数字化。

但由于跨国公司很难在各地区开发出适合本土的互联网产品,奔驰车型提供的语音交互系统体验感并不够好,比如会出现一些唤醒难、识别难、反应慢、升级慢等问题。

因此,奔驰官方于两周前宣布将于2023年内推出由中国本土团队打造的第三代 MBUX“读心语音助手”。官方还表示,梅赛德斯-奔驰与国内AI平台公司思必驰达成合作,共同研发专用于中国市场的语音产品。

据奔驰官方介绍,第三代MBUX“读心语音助手” 将实现三大功能:1、免唤醒,可直接下达指令;2. 响应速度提升,0.5秒唤醒,大多数操作1秒执行;3、用户能连续输入多个语音指令,支持30+功能服务和2000+指令类别,还能点歌播视频。支持更多车辆控制功能,比如智能泊车辅助;新增副驾屏幕语音交互。

中国团队打造的互联网软件上车德国奔驰,这意味着除了电动化博弈中取得胜利外,中国企业在智能化本土化博弈中也取得了胜利,BBA的光环被进一步削弱,中国智造的地位进一步攀升。

七、反向合资潮来袭 中企技术出海加快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这句话放到车圈,以前感慨的可能是中国人,但现在可能老外的感受更加深刻。

可以说,中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对整个全球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从丰田携手比亚迪,到吉利扶持雷诺,再到现在的大众“下聘”小鹏,奥迪“绑定”上汽,可以看出外资企业高高在上的姿态已经转变,“反向合资潮”正席卷着全行业。

这种“反向合资潮”是如何形成的?

其一,中国拥有全球庞大的汽车市场,也拥有无可比拟的渠道优势、成本优势,对于外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市场扩张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二,无论是三电技术还是智能驾驶,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头部车企们也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排位赛中走到了前面,这正是外资寻求合作的价值所在。

其三,中国汽车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部分外国品牌汽车竞争力不足,单靠降价也挽救不了销量,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下滑,与中国车企合作提升竞争力就成为了最优解。

有意思的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辐射能力,不仅仅只影响到了海外车企,甚至很多消费者都对本国品牌不满,“身在外营,心在华”。

就像两周前,上汽大众的“打骨折价”就让大批德国人破防了:ID.3降价3.7万元,仅需12.59万就可以拿下,德国人恨不得骂娘了!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德国网友控诉大众汽车诈骗

要知道,ID.3在德国的售价为39990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起,这个价在中国可以喜提一辆ID.3顺便再拿下一辆ID.4(售价16.29万元起)。

中国车企开始“技术扶贫”合资车了!

▲大众ID.3

而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了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毕竟在没有抱上中国车企大腿之前,以价换量仍是大部分外资车企的常用手段,虽然可能没什么效果。

结语:中国汽车出海加速

从“反向合资潮”现象看,下一款全球重磅新车很可能是出自中国车企之手,甚至是中国汽车品牌的“换壳”!

但还要注意的是,中国车企的全球征途才行至一半,现在还没到我们过渡自嗨的时候。

毕竟,国际巨头车企纷纷前来取经包含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厂商在技术层面已经走在了前列,一方面则与成本计算不无关系。

中国汽车技术在不断卷性价比,面向海外客户提供了便宜好用的技术,因此,凭借在新能源产业链成本上的优势,中国车企的出海也逐渐从产品出海转变为“生态出海”,中国自主品牌的海外市场潜力也在持续被激发,可以预计的是,2023年中国汽车出海将迎来更加辉煌的阶段,在全球汽车市场将拥有更大话语权。

正如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非凡,现在去欧洲,大家都认为未来十年看世界最前沿的动向要看中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