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小崔
编辑 | Juice
汽车行业无序的价格战可能要走向拐点了。
车东西7月7日消息,在昨日举办的在2023年的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中企、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吉利控股、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特斯拉在内的16家车企一起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下称《承诺书》)。
▲签署承诺书现场
具体来看,这份承诺书的要点为:
1、遵守法律法规:各企业将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不违反竞争法和相关法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2、诚实守信:企业高层将保持诚信守信,不得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或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
3、维护消费者权益:各企业将严格履行售后服务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4、公平竞争:各企业将秉持公平竞争原则,不进行不正当的价格垄断、捆绑销售、限制竞争或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
5、互利共赢:各企业将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这一《承诺书》对今年汽车行业出现的多个情况都有一定的约束。
首先就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年初开启的价格战让汽车市场进入到了非常严重的内卷之中。
降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车企发起的对现有车型的直接降价,也就是价格战的1.0阶段;二是车企直接拉低了新车型的出售价格,开始了价格战2.0的厮杀。
其次,国内车企之间的摩擦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今年仍然非常重要,一方面经过过去三年的蛰伏,今年所有车企都想要大干一场,同时今年也是汽车行业出海非常关键的一年。
无论从内还是从外来看,都需要一个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而此次《承诺书》的签署,对于稳定市场环境非常重要。
一、主流车企参与 价格战已成行业痛点
关于《承诺书》的主要内容上面已经说了不少,但除了内容本身,参与的企业也非常有代表性。
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集团是老牌央企,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0到1;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也是卓有成效的国企;奇瑞控股、江淮汽车、吉利控股、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是国内民营车企的代表性玩家,而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则是新造车领域的佼佼者。
特斯拉无疑是当下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鲶鱼,是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重要推手。
整体来看,这16家车企基本上就代表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基本盘,因此有着很强的代表性。
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企业中特斯拉年初的降价声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后来都跟随着降价了,而东风汽车更是将价格战推到了高潮,引发了全国性的价格战热潮。
在第二波价格战中,国内自主车企在插混市场的内卷也非常严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油电同价,并且彼此之间的斗争可谓是针锋相对。
除了价格层面,车企之间间隙也不少。吉利汽车发布银河品牌之后,长安汽车就状告吉利汽车涉嫌抄袭,虽然双方最后握手言和,但这段经历也仍会被人所记住。
之后,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存在违规排放的问题;比亚迪则反击长城汽车不正当竞争,双方至今还未达成一致意见。
▲长城官微举报比亚迪截图(图源:长城官微)
而日前,理想汽车也发起了一波还击,理想汽车认为有品牌指使部分媒体恶意抹黑理想L9,并针对这些指控一一作了回应。
▲理想L9回应微博截图(图源:理想官微)
可以说,这些参与签字的企业基本都是国内汽车行业“几场恶仗的主打人”,但这些车企同样也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中流砥柱。
此次16家车企聚在一起签署《承诺书》,可以看作是彼此之间放下了过去的不愉快,达到了阶段性的共识。
二、利润换销量 价格战少有赢家
在回答这些企业为何会达成共识之前,需要先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半年的价格战和企业冲突给国内汽车行业带来了什么?
价格战的本意是为了刺激消费,提升销量,那么,上半年的价格战是否达到了目的?
▲中国新能源市场二季度价格战涉及车型(截至6月19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周报数据推算:
2023年6月汽车销量250.58万辆,环比增长5.22%,同比增长0.14%;2023年上半年汽车销量1312.27万辆,同比增长8.84%。
2022年前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下降3.7%和6.6%。
从数据上来看,这一目的似乎是达到了。
但具体到车企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悲伤了。
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实现125.56万辆销量,同比增长94.25%。
东风集团1-5月累计汽车销量约76.64万辆,同比下降22.8%,率先开始规模价格战,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战果。
甚至目前这一销量数据也是以企业牺牲自身利润为代价的。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只有比亚迪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而上汽集团、长城汽车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上汽集团营收同比下滑两成,归母净利润接近腰斩;长城汽车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近九成。
就连特斯拉也不得不接受盈利同比降低24%的事实。
这说明,上半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况。
如果说价格战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损失,那么车企之间的摩擦带来的则是舆论环境的浮躁。
由于长城汽车的实名举报,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粉丝之间在多个社交媒体上都引发了隔空对线。
腾势汽车和极氪汽车的车主也曾在腾势N7发布之后开始了网络骂战。
而新造车品牌之间,更是时有过招。
整体来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不健康,确实需要企业坐在一起好好冷静一下。
三、短期仍有降价 长期将会稳定
看完上面这些分析,我们再回到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上。
虽然已经有16家车企签署了《承诺书》,但这一《承诺书》是否真的有约束力?
在车东西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长期来看有作用。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在打太极。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16家车企愿意坐到一起签署这么一份《承诺书》,或许说明了企业对于目前的竞争态势也不太喜欢。
而在公开场合签署《承诺书》说明这些车企对于其中的内容比较认可。
从这点上来看,这一《承诺书》一定会在未来发挥作用,甚至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节点上来看,这甚至可能会成为价格战的转折点。
但之所以说长期有效,是因为现阶段车企出于清库存或其他层面的考虑,仍然在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价促销。
就在今天,特斯拉官网发布消息,Model 3/Y引荐奖励迎来大升级。
▲特斯拉发布Model 3/Y引荐奖励(图源:特斯拉)
7月7日起,复购或通过好友引荐下订Model 3/Y并提车,购车人即可获得用于抵扣车辆尾款的3500元引荐奖励,同时还可享有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EAP)90天免费试用权。作为引荐人,倘若引荐好友成功提走Model 3/Y,也能获得7000积分,可兑换超级充电里程额度、Model Y儿童学步车等精选好物。
换个角度来看,特斯拉是不是又变向降价了3500元?
一汽-大众官网显示,目前ID.4 CROZZ售价为20.14万元,降价5.4万元,ID.6 CROZZ降价8.7万元,最新优惠价格为19.59万元,至于ID.纯享限量版则降价3.8万元,售价为15.59万元。
除了一汽-大众外,上汽大众也宣布降价,旗下ID.3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目前售12.59万元起。
日前,长安汽车推出2023款UNI-T车型,新车的官方指导价为11.59万元,与此前入门版售价保持一致,但在配置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另外,新车还推出了限时优惠降价1.6万元的活动,优惠后的售价仅需9.99万元。
另外,东风纳米品牌官方宣布,旗下的纳米BOX三款入门车型售价下调6000元。
结语:价格战或将发生新的变化
年初开始的价格战几乎将所有的车企都卷了进来,其中部分车企为主动参战,但更多则是被动参战。
经过半年的鏖战,赢家屈指可数。
既然价格战并不会有永恒的赢家,那么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此次《承诺书》的签订,或将成为价格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