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漠影
4月18日,在2023年上海车展开幕首日,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在车展上公布了多个重磅消息。
一是发布了新一代BPU智能计算架构纳什,在实现了自动驾驶芯片三代迭代量产的基础上,地平线正式宣布推出其新一代智能驾驶加速引擎——BPU纳什。二是地平线重磅宣布了与比亚迪、采埃孚两家企业基于征程5的全新量产合作进展。
据了解,BPU纳什专为大参数量Transformer、大规模交互式博弈而设计,面向前沿算法优化赢得最佳算法效率,创新性采用AI辅助设计大幅提升架构可编程性,且具有超异构计算架构,可显著增强算力多样性,被认为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最优选择。
会上,地平线公布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了300万片,与超过20家车企共计120多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最新宣布的两项合作,分别是与行业头部Tier-1采埃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以及采埃孚的算法开发与硬件设计和制造能力,地平线将支持采埃孚开发高性能、高质量、具有国际一流开发水准的计算平台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地平线征程5芯片,比亚迪自研的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年内量产。
会后,车东西同少数媒体与地平线两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 黄畅博士和地平线副总裁兼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是要点:
一、谈合作伙伴:行业有强需求,自身也要努力
这次地平线在车展期间,除了发布BPU纳什架构,很重要的是宣布了好几个合作的进展以及新的合作,跟采埃孚、比亚迪、哪吒汽车等等,在车东西问到地平线跟不同类型合作伙伴的合作特点,谁更主动时,黄畅认为地平线坚持的一个初心,就是以终为始地看该如何跟伙伴、跟客户一起去合作。
他认为,地平线没有固守一个人设,始终以开放理念跟各种各样的车厂、OEM、造车新势力,甚至国际品牌合作,之所以能够展开,源于团队始终站在一个更大的格局去看该怎么做,去定义自己。
说到谁更主动,黄畅说,“我觉得是both”。他同时也提到,随着合作案例的增多,客户、合作伙伴对团队也有蛮强的诉求。客户的主动,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
二、谈Nash架构:性能可伸缩,能到1000 TOPS级
Nash架构是地平线面向未来5到10年阶段的基础技术。
在谈到Nash架构的性能特点时,黄畅说,这(Nash架构)是一个可伸缩的架构,包括里面的计算单元、存储单元,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系统。如果不考虑合规的话,它其实是可以做到1000 TOPS这样的Level,但同时也可以覆盖几十TOPS的Level;至于晶体管规模,因为可伸缩,所以规模也很大。
谈到专用芯片和CPU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黄畅认为,未来的应用发展趋势,是面向大规模数据驱动、大参数模型、去规则化的一套方法。最佳计算架构,其实是像BPU这样的计算架构。换句话说,未来芯片上所要完成计算的越来越多的比例,实际上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大参数、大计算量的模型、神经网络、GPT这样的模型。这些东西应该在BPU上去运行,而不是在X86或者Arm、CPU上去运行。
“所以这会是一个占比问题,至于它会不会完全消亡,我觉得它还有存在理由,还会有很长的时间,但只是相对来说占比越来越小,在芯片上面相对来说越来越不受重视”黄畅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方案越来越倚重BEV感知算法,黄畅谈到了地平线征程5芯片对BEV的一些针对性考虑,比如引入像Warping的算子这种更自由的对于特征图的几何变换,也包括向量和矩阵的处理,以及SoftMax算子、键的Attention算子这方面的一系列优化,还有一些Transformer engine,就是对于数据的排布、格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得它计算更加高效,这一系列在硬件上包括在编译器软件层面上都做了诸多优化。
同时,地平线去年已经拿出一套非常高效的BEV的参考算法给到合作伙伴。
三、谈竞争:市场上永远都会有更优秀的产品
在谈到英伟达Orin-N等竞争产品也在进入市场,进而形成的竞争局面时,余轶南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市场上永远都会有更优秀的产品,地平线也会不断地推出我们更优秀的产品。”
同时提到,地平线的出货量,尤其是高阶算力的出货量,正在快速加大。这表明,地平线芯片的算力、计算效率、开发的效能以及量产维护的能力,在这个市场也很有竞争力。
同时,2022年,地平线在标配L2+NOA域控市场的市占率为49%,几乎占到市场的一半。而且市场总盘子也在不断变大,现在各家公司仍然处在一起先把整个市场撑起来的阶段。
结语:自主核心Tier2玩家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我发现地平线是少数以Tier 2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在整车馆展区的,这说明自主Tier 2玩家开始受到业内的更多关注。
同时通过和黄畅、余轶南的采访交流可以看到,作为国内走在前列的自动驾驶专用芯片头部供应商,无论是产品本身的市场占有情况(300万片出货)、还是合作伙伴的拓展、以及核心技术的储备和迭代,都是走得很稳的,未来5~10年,汽车供应链,自主核心Tier1、Tier2供应商的角色应该会越来越重要,不仅在中国市场,包括在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