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晓寒
车东西5月15日消息,博世中国今日在其上海总部召开年度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博世过去一年来在中国取得的运营成绩及未来发展规划。
2019年刚好是博世入华第110周年,因此博世对本次发布会格外重视,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以及底盘控制系统、智能网联、Sensortech等事业部或子公司的领导与技术专家均出席会议,声势浩大。
▲会议现场,演讲者为泰瑞来
2018年,博世在全球实现了785亿欧元的销售额(约合6045亿人民币),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为476亿欧元(约合3665亿人民币)。中国地区营收1126亿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达到817亿人民币,ADAS相关业务比2017年增长了30%,今年将会有40款车型搭载博世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
泰瑞来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未来博世将进一步依托中国市场来实现增长,其新一代电桥、超声波雷达等产品将继iBooster电控刹车、燃料电池等产品后在中国实现投产,继续推动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等技术产品在中国的量产进程。
▲博世中国总部大楼
与此同时,泰瑞来还表示博世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物联网公司,去年销售了5200万件互联产品,将持续加大在MEMS传感器、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投入,并积极投资和扶持本土物联网创企。
会后,泰瑞来与陈玉东也接受了车东西等现场媒体的采访,就汽车产业接下来的发展态势、博世如何看待华为、BAT等科技公司的竞争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泰瑞来透露,目前全球已经有100万台电动汽车使用博世提供的动力总成部件,2022年则要达到1400万台;其自动驾驶团队已拥有5000+工程师,是两年前的两倍,到2022年要在该领域投资40亿欧元(约合308亿人民币)。
陈玉东则讲到,今年除了L2级自动驾驶爆发这一看点外,汽车产业还有自动泊车、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国六排放等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他指出,目前接二连三出现的电动车自燃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些车企不顾安全盲目追求续航里程造成的,纯电动车满足城市短途出行即可,长途出行应该使用燃料电池、增程式或内燃机汽车。
此外,陈玉东还就国六排放、自动驾驶、新造车等热门话题发表了自己的干法,例如他就讲到“新造车公司已经多到无法统计”,整体干货十足,具体请参照正文。
一、中国区2018年营收1126亿 汽车业占817亿
会议伊始,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泰瑞来首先介绍了博世集团在2018年取得的成绩。
他指出,近年来全球正在经历多场变革,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大背景下,博世集团2018年仍然实现了2.2%的增长,总销售额78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55亿欧元,员工总数增加至40.9万名
▲博世2018财年关键数据
在这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销售额476亿欧元(约合3665亿人民币)、消费品业务178亿欧元(约合1370亿人民币)、工业技术74亿欧元(约合569亿人民币)、能源与建筑业务56亿欧元(约合431亿人民币)。
在中国地区,2018年实现销售额1126亿元(约合144亿欧元),同比增长2.5%,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现场讲到,中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的18%,这是连续第4年成为德国之外最大单一市场。
▲陈玉东
2018年,中国车市首次出现负增长,进而让全球车市丧失了增长发动机,在这种大背景下,博世中国的汽车业务怎么样了呢?
陈玉东表示,中国地区有超过70%的销售额都来自汽车相关业务,因此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中国区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2018年仍然逆势增长2.9%,达到了817亿元人民币。
其中ADAS驾驶员辅助系统业务(低等级自动驾驶)同比增长30%,今年其更是将为近40款国内车型提供L2级自动驾驶系统。
而至于2019,博世的目标则是跑赢大势。
博世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发展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速为2.3%左右,因此博世全球的发展目标是实现高于大势的增长水平,而中国则将发挥重要作用。
陈玉东讲到,中国地区也是这一目标,即汽车、家电等行业都要跑赢各自的板块大势。假设汽车市场今年是-15%的增速,那么博世做到-10%就是胜利。
“不过好消息是截止目前,我们的业务表现都挺好的。”陈玉东自信的讲到。
二、去年在华卖出4800万个车用传感器 将加大在华投入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地区将成为博世在2019年以及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而随着中国地区的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博世中国也在加大对汽车四化领域的投资。
泰瑞来透露,过去10年,博世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了450亿人民币,仅去年就投资了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2%。目前,博世在中国总计拥有60家公司,38个生产基地和27个技术中心,员工总数达到6万名,
硬件方面,博世的48V车载电池和iBooster电控刹车系统已分别在无锡和南京投产。未来,整合电机减速器电控等部件的电桥、新一代的超声波雷达也将在太仓和武进投产,并将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研发中心。
▲iBooster
软件方面,博世除了在2018年初期设立了智能网联事业部,研发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技术和服务外,今年还将在中国成立软件中心,到2020年初期,该研发中心将投资3500万元,到2022年形成500人的规模,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博世所有业务提供嵌入式、AI等软件技术支持。
成绩方面,博世方面分享的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博世为车辆和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了总计100亿个传感器。而中国市场,去年出货的车用传感器就达到4800万个;博世为一汽解放商用车提供的FOTA远程无线升级技术,也将于今年在实现量产装车。
目前,全球有100万台电动车安装了博世的动力总成部件,博世2018年为50个电动汽车平台开发了动力总成项目,并获得30个新增项目。
博世在电动车领域的目标是2022年底要有近1400万台电动汽车使用博世的动力总成部件,2025年实现50亿欧元的销售额。
三、对话博世高层 详解6个关键问题
在介绍了博世2018年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后,泰瑞来和陈玉东也与到场媒体进行了交流,就博世在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国六排放等方面的动作进行阐释。
▲右一右二分别为陈玉东、泰瑞来
1、自动驾驶团队已达5000人 一定会做计算单元
泰瑞来透露,博世非常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博世全球的自动驾驶工程师加起来已经有5000多名,几乎达到两年前规模的两倍。到2022年,博世将投资40亿欧元到自动驾驶领域
博世方面预计,今年驾驶员辅助系统业务(L1-L3级低等级自动驾驶系统)能在目前20亿欧元的基础上增长近15%,而雷达、摄像头的销售额则预计增长20%和30%。
关于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普遍面临的算力不足问题,陈玉东表示,目前很多公司都是用工控机在做,确实面临算力不足的问题。对于自动驾驶控制器这一块,博世肯定会切入,并且已经在研发之中,不过具体的架构等细节暂不透露。
2、汽车产业今年有三大看点
博世方面表示,今年有近40款车型将搭载博世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上市,因此L2级自动驾驶也成了2019年车市的一个关键点看,那么在L2之外还有哪些技术进步值得关注呢?
陈玉东表示,L2级系统、自动泊车,以及未来的L2.5、L3级技术确实在是一大看点,但此外还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像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此前比较小众的新能源产品也开始更大规模的投放市场,体现了动力总成上的变化。
二是国家正在力推从国五排放向国六,尤其是国六B排放标准的转型升级,因此今年能看到不少的国六车型。
那么博世怎么看待排放标准从国五向国六转型升级呢?
他讲到,国五往国六转的速度比较快,确实会给车企造成了一些成本和技术上的压力,同时也略显匆忙。
但从环境问题的全局来看,这也是一个必须执行的过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博世在尽全力帮助车企实现从国五向国六的转型,博世拿到订单的项目,会尽量保证车企相关车型按时投产。
至于车企升级排放标准的成本问题,陈玉东表示成本上升是肯定的,但每个车增加多少,得根据具体车型具体分析,只有车企才知道具体成本问题。
3、市场决定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
目前,新能源车还处于起步阶段,拥有纯电、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博世眼里,究竟哪种技术路线才代表未来呢?
对此,泰瑞来表示各个技术路线各有优势,最终会由市场来决定哪一个路线是主流。而对于博世来说,从最基本的48V微混、轻混,再到插混和纯电,以及燃料电池业务,博世都有涉及,为新能源时代做了非常全面的技术准备。
泰瑞来指出,虽然全球不少Tier1都在拆分或剥离内燃机业务,但博世并没有这样操作,因为其新能源动力总成技术其实是由旗下动力总成事业部来承担研发的。
据其介绍,博世动力总成事业部目前的主体还是汽油和柴油等内燃机业务,总人数超过8万人,是博世全球旗下最大的事业部,未来将逐步转型到新能源动力总成领域。
4、燃料电池适合商用车 电动车无需盲目追求长续航
对于近期火起来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陈玉东表示博世已经实现了一系列布局,包括在德国、美国、中国无锡等地建立了燃料电池研发中心,与潍柴、庆铃、Powercell等企业签署协议联合研发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或燃料电池汽车等。
▲博世与Powercell达成战略合作
在博世方面看来,燃料电池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是商用车领域。在商用车领域推广成功后,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逐渐下降,其也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乘用车上。
针对目前连续出现的电动车起火事件,陈玉东表示,这与一些新能源汽车盲目追求续航提升电池容量有关,电动汽车不能以牺牲安全性来一味的追求高续航能力。
在他看来,未来的出行场景应该是多样化的,续航较短的纯电动汽车满足城市几十公里距离的出行即可,而距离较远的城际出行,则应该使用插混、燃料电池等车型。
5、与科技公司是竞合关系
今年上海车展,华为高调对外宣布了自己的汽车战略,说明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涌入汽车产业。
那么博世如何看待与华为、BAT这类科技公司入局汽车产业的威胁与竞争呢?
陈玉东表示,首先华为和博世互为战略合作伙伴(例如博世与一汽解放合作的FOTA项目就放在了华为云上),包括BAT也是这种关系,但科技公司做的业务偏重上层的应用,而博世则更偏重底层。
与此同时,双方在合作中说明哪些方面合作,哪些方面竞争,就会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正是过去130年里的无数竞争才促进了博世的发展。”陈玉东说道。
6、“新造车公司已经多到无法统计”
2017年左右,新造车公司不断涌现,成为当时社会极受关注的群体。就在这一时段,陈玉东曾在活动中表示与博世接触过的玩家就多达几十家,这也成为外界统计新造车公司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时隔两年后,陈玉东的这一“新造车数据”是否有更新呢?
陈玉东告诉车东西,目前公司太多已经没法统计了,不过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博世全力支持新造车企业的发展,与很多企业都达成合作,与前十名的玩家关系都很熟悉。
二是他认为,新造车企业的发展对行业的创新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件好事,希望他们能发展起来。
四、三招转型物联网公司 2020年实现碳中和
在会议现场,博世放出的暖场视频并不是其王牌的汽车业务,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设想的内容,暗示着其未来发展的重点。
泰瑞来在现场讲到,博世早些年就注意到了世界将向着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涉及工业、生活、汽车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也成了博世集团投资的重点领域。
2018年,博世共计销售了5200万件物联网产品,同比增长37%,表明了市场对物联网产品的热情。“博世已经成功从一家工业企业转型成了一家物联网公司。”泰瑞来在现场说道。
那么博世是如何实现向物联网转型的呢?具体来说有三招:
一是把控对物联网技术至关重要的传感器。
博世旗下有一家名为Sensortech的传感器公司,为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包括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IMU、陀螺仪等在内的一系列MEMS微机电传感器。
而传感器,又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技术。
博世方面透露的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博世为车辆和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了总计100亿个传感器。而单单中国市场,去年出货的车用传感器就达到4800万个。
二是积极布局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
博世Sensortech一位技术专家在现场讲到,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有海量的数据需要上传云端进行处理,这就对各类联网设备的能耗、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之类需要实时决策的产品来说,需要将部分计算能力放在本地,甚至是传感器这类的边缘端,从而实现更快速的决策响应,而这也是博世Sensortech正在做的事情。
三是积极进行投资、孵化初创企业。
面对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博世一边在投资像是DeepMap等公司在内的初创企业,另一边还设立了博世创业孵化器,帮助入驻的创企或是员工创业项目加速发展。
▲博世上海Connectory孵化基地成立仪式
今日,博世还宣布旗下博世(上海)智能科技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共同设立博世“Shanghai Connectory”创新孵化基地。
这是博世继伦敦、斯图加特等地之外的第五家Connectory孵化基地,主要目标是扶持内外部创企共同推动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物联网方案的研发落地。
智能制造方面,博世中国目前已经或即将在成都、广州、重庆等地建立了工业4.0创新中心,致力于将其在制造和物联网领域的经验结合起来,为本土制造企业向着工业4.0转型赋能。
与此同时,博世自己也西安建造了一座工业4.0标准的未来工厂,并且还在国内25家工厂中进行工业4.0试点。
此外,泰瑞来在现场还表示,博世未来10年将总计投资10亿欧元投入到节能减排领域,并计划2020年在业务有落地的4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生产制造的碳中和,助力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博世的碳中和计划是一个整体计划,既包括研发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动力总成,与城市政府合作开展智能交通项目提升交通效率的动作,还包括在集团内部推动共享出行、自动驾驶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