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Bear
如果以谷歌无人驾驶项目Waymo立项为起点,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整整10年。现在,这一行业已经进入了量产落地的前夜。
尤其是起步早,技术强的美国,已经有较多公司在公开道路或封闭区域开始布局试运营与商用的车辆,例如近日,美国Optimus Ride公司在纽约州布鲁克林海军船坞地区部署无人车,并将于第二季度投入运营。
连对待自动驾驶技术格外保守的纽约都成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部署的地点,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关注。
据车东西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5家美国自动驾驶公司(包括中国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进行了自动驾驶落地部署,涉及无人卡车、无人网约车、无人小巴等多个种类。
观察自动驾驶技术在美国的落地与商用情况,既可以了解到目前全球最先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态势,又可以对比借鉴,深入探寻国内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现状。
▲美国15家自动驾驶公司落地情况
一、总体情况:美国15家自动驾驶企业落地10个州 无人出租车与卡车成落地热门
截止至2019年3月,目前在美国成功落地自动驾驶项目的企业至少已经达到了15家,如果将拿到DMV路测牌照的48家自动驾驶公司视为美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主要玩家,那么落地的企业在主要玩家中的占比已经接近1/3。尽管其中大多数还处于试运营或是初步商业化的阶段,但从这一趋势中可以看出,第一波自动驾驶的落地潮已经来临。
这15家公司分别在无人出租车、自动驾驶卡车、小型无人巴士和无人送货车等领域推出了针对不同场景的落地产品。其中无人出租车与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落地企业最多,分别达到了6家,占所有落地企业中的40%。可以看出,大部分玩家选择了以无人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点。根据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推测,这两大市场的利润空间将在2025年达到500亿美元。
▲Waymo无人出租车
▲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
不过也有公司选择了小型无人巴士与无人送货车方向(分别有2家),这两个方向主要面向低速与半封闭式场景,实现难度较低,同时也允许企业对于汽车进行进一步改造,以便适合自身业务需求。
▲Nuro无人送货车
▲Olli无人小巴
在落地地区方面,聚集了大量自动驾驶公司的加州与政策相对开放的亚利桑那毋庸置疑成为了自动驾驶落地项目的聚集地,9家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落地加州,占落地企业总数的60%,5家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落地亚利桑那,占落地企业总数的33%。
除此之外,马里兰州、德克萨斯州、内华达州、俄勒冈州、俄亥俄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也均有自动驾驶项目落地。美国50个州中已有10个成为了自动驾驶项目的落地地点,且大都为自动驾驶项目提供了公共道路进行运营。
美国的这股自动驾驶项目落地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Cruise在传统车企通用汽车的支持下,在加州落地了第一个自动驾驶项目,为其员工提供了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的服务。
而在2017年与2018年,自动驾驶项目的落地开始变得频繁,这两年分别有6个、7个自动驾驶项目落地,也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加州和亚利桑那确立了“自动驾驶之都”的地位。
2019年刚刚过去三个月不到的时间,Local Motors的Olli无人小巴已经落地,Optimus Ride的项目也将在2019年第二季度落地纽约,可以预见,2019年仍将是美国自动驾驶项目落地的大年。
值得一提的是,Waymo的无人出租车项目虽然在去年年底刚刚落地,但其车队规模已经达到了600辆之多(虽然有一些是测试车辆),加之其刚刚在梅萨投资建成了一座技术服务中心,据其工作人员透露,2019年,Waymo的车队规模还将扩充一倍。除去暂无数据的Uber和Cruise,应该不会有公司的车队规模比Waymo还大。
实际上,除了上面面提到的三家,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的落地项目仍然处于试水阶段,其落地的自动驾驶产品数量不会超过三位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宣称其落地项目为L5级别的无人驾驶产品,但从上表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公司还是为他们的产品配备了安全员。唯一没有安全员的Nuro送货车,还是因为其车内并没有预留安全员的位置。如此看来,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仍然不足以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完全脱离人类运行。
二、无人出租车:Waymo无人出租车规模目前最大 Uber将打造万辆级自动驾驶车队
自动驾驶进入落地阶段后,最先被确定的项目就是无人出租车项目。早期研发自动驾驶产品的公司大多选择了这一方向,其中就包括了如今自动驾驶领域头部集团的Waymo、Cruise等公司。
1、Cruise: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仅供员工使用
虽然Waymo的自动驾驶研究在现代自动驾驶领域开始最早,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先推出落地产品的却并不是这支背靠谷歌的技术团队。
2016年,Cruise与传统车企通用汽车达成合作,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落地了第一支自动驾驶车队,为其员工提供了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服务,成为了美国最早落地的自动驾驶项目之一。
▲Cruise自动驾驶汽车
虽然Cruise目前并未公布其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规模,不过从此前加州车管局(DMV)公布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来看,其在加州地区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数量达到了162辆,已经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车队。
Cruise的自动驾驶汽车仍然在加州、亚利桑那和密歇根州进行试运营,不过根据外媒消息,其无人出租车服务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在加州与亚利桑那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Waymo:无人出租车数量已达600台
Waymo与Cruise的选择不同,他们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与测试上长跑近10年。
▲Waymo自动驾驶汽车
不过漫长的投入使得Waymo的技术底蕴十分深厚,在早先公布的加州DMV自动驾驶路测报告中,Waymo以11071.5的平均脱离里程位居48家自动驾驶公司首位,对比其2017年5596的平均脱离里程提升了近一倍。
2018年6月,Waymo推出Waymo One无人出租车试运营服务,并与沃尔玛、Autonation、Avis、DDR Crop、Element Hote达成了合作,为他们在凤凰城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无人出租车服务。在乘车过程中,乘客还可以获得这些商家的消费优惠券,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Waymo One无人出租车的落地。
同时,该公司还启动了“早期车手”计划,他们招募了400位凤凰城的居民参与到早期Waymo One无人出租车的试运营中,他们可以通过手机APP预约Waymo One无人出租车,以类似网约车的付费方式进行结账。其中一位参加过这一计划的用户表示,Waymo One的收费甚至比Uber网约车还要便宜。
目前,Waymo One的主要运营区域集中在亚利桑那州的钱德勒、坦佩、梅萨和凤凰城的部分地区,车队规模超过600辆。近日,Waymo还宣布,其将在梅萨开设一家新的技术服务中心,并且会将无人出租车的运营范围向梅萨以东扩张一倍,根据这一情报推算,Waymo的无人出租车队规模将在今年内超过1200辆。
3、Uber:购2万余辆沃尔沃打造无人出租车队
作为目前全球出行服务三大巨头之一的Uber自然也不可能放过无人出租车这一新型态的出行服务,2017年,Uber就展开了自动驾驶服务的试运营,但2018年的一场致命车祸使得Uber的自动驾驶项目戛然而止。
▲Uber自动驾驶汽车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Uber在自动驾驶领域沉默了近一年的时间,在加州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中,我们也发现,Uber 2018年的路测总里程仅仅只有8217英里(约合13223公里),并且常常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干预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颇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味。
但根据最近的外媒报道,Uber正计划向沃尔沃购买2万余辆汽车用于无人出租车改造,并有可能在2020年重启Uber无人出租车服务,届时,Uber将有资格重新挑战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无人货车:Waymo、Uber占据无人货车头部 图森未来落地3个州实现城际运输
对比无人出租车这种自动驾驶乘用车方向,自动驾驶卡车是更易落地、也更易商业化的场景。尤其是对于美国来说,其卡车运输行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规模约为70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经济规模对自动驾驶公司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诸多自动驾驶公司在推动乘用车自动驾驶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在积极研发商用卡车的自动驾驶技术。
1、Waymo:无人货车满足谷歌运输需求
作为目前自动驾驶行业的龙头,Waymo自然也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卡车运输领域的利润空间,2018年3月,Waymo宣布启动自动驾驶卡车运输计划,并与谷歌物流团队合作,将这一服务整合到谷歌已有的托运人和运营商网络中。当月,该公司就选择了美国最大的物流枢纽亚特兰大启动试点,主要执行将货物从佐治亚州运往位于加州山景城的谷歌总部的城际运输任务。
据了解,Waymo在2017年8月就在加州和亚利桑那进行了自动驾驶卡车测试;而在2018年1月份,Waymo将其自动驾驶卡车带到了亚特兰大进行地图的测绘和公共测试。
虽然Waymo的自动驾驶卡车项目启动并不算早,不过其在卡车与乘用车采用了同一套定制传感器,二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近千万公里的复杂道路数据实现了共通,这使得Waymo的自动驾驶卡车可在港口、工厂、配送中心、物流终点等复杂场景中运行自如。
▲Waymo自动驾驶卡车
2、Uber:收购Otto开启无人货车业务 测试里程超200万英里
另一家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表现强劲的公司则是Uber,2016年,Uber就察觉到了卡车运输行业的商机,其以6.5亿美元的价格果断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Otto。收购完成后仅两个月,就完成了将5万瓶啤酒从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市运送到了 120 英里外的科泉市,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动驾驶卡车运输的可能性。
▲Uber自动驾驶卡车
截止至2018年,Uber的自动驾驶卡车行驶里程已超过200万英里(约合321.8万公里),并定期在亚利桑那州运送货物。虽然因为之前的致命交通事故,Uber的自动驾驶项目收到了较大的影响。不过近期,已经有消息传出其将重启自动驾驶卡车项目,并与其货运网约车APP UberFreight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自动驾驶精确匹配运力,实现更高效率、更加安全的卡车运输。
3、图森未来:城际运输落地3个州 估值已超10亿美元
除了巨头们的发展值得关注,自动驾驶创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成立于2015年的中国自动驾驶创企图森未来目前已经在美国实现落地。
▲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
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卡车目前正在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城际运输,主要服务业务专注于仓到仓的货物运输。截止至今年2月,图森未来在美国亚利桑那日均完成3-5次货物运输,拥有13位终端货主客户。而当时,该公司刚刚完成9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计划继续扩大中美两国的自动驾驶卡车运输业务。
据外媒透露,图森未来正在与电商巨头亚马逊展开深度合作,其自动驾驶卡车使用了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以解决数据收集、深度学习、模拟仿真、测试、OTA、定位等问题。
而在国内,图森未来在中国北方某港口的试运营时间已超过300天,并计划在上海临港启动无人驾驶示范运行。据图森COO郝佳男介绍,图森已实现对接现有港机系统及港务系统的无人码头内集装箱转运车队解决方案,拥有了由干线运输到区域内运输的整套无人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四、无人配送车:Nuro、AutoX合作本地食品生鲜超市 完成商品配送“最后一公里”
对比于传统的乘用车和商业车业务自动驾驶的深入,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送货车目前涉足的公司还较少,Nuro和AutoX在这一领域内给出了两类不同的解决方案。
1、Nuro:不配备安全员 真无人送货车
Nuro成立于2016年,由前谷歌工程师Dave Ferguson(佛格森)、JiaJun Zhu(朱家俊)联合创立。早期,他们也曾使用丰田普锐斯改造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货物配送,随后,他们发现这种自动驾驶汽车并不适合货物配送这一业务,车内空间无法完全用于货物的运输使其看起来并不高效。
在2018年12月,他们开始使用自研的R1无人送货车在斯科茨代尔地区开展无人送货服务,这一车型共有两个货仓,每个货仓至多可存放10个购物袋的商品。用户只需要在美国连锁食品生鲜超市Kroger的官网上下单并选择使用Nuro无人送货服务,然后支付5.95美元,即可等待Nuro无人送货车送货上门。
▲Nuro R1无人送货车
据其最新申请的专利显示,R1无人送货车未来还会搭载数个微型机器狗,它们将会穿过草坪、爬上楼梯,将货物送到用户的家里。
2、Auto X:合作当地生鲜超市 提供高速生鲜配送
AutoX选择的技术路线则较为传统,其自动驾驶送货车在林肯MKZ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与福特集团联合展开压力测试。但传统的AutoX在传感器方案上却使用了以摄像头视觉技术为主,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在这一方案中,AutoX只需为汽车配置低线束的激光雷达即可,这极大地降低了其产品的成本。
2018年8月,AutoX在美国加州落地了无人送货车服务。AutoX无人送货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20千米每小时,由于试运营道路的限制,其运营时段最高速度为70千米每小时。
目前,AutoX 已经与当地的生鲜超市达成合作,用户可在 app 上不同的生鲜商店中挑选货品,并预约选定时间进行送货。以 AutoX 合作的 GrubMarket 为例,用户付款下单后,可以在第二天的任意时间段内选择让无人车派送(货物由超市人员挑选、打包上车);货物送达后,用户只需通过 app 即可打开车厢窗户或后备箱并完成取货。
▲AutoX无人送货车
此前接受采访时,AutoX CEO肖健雄向媒体透露,其试运营范围内目前有3辆AutoX再为居民提供无人送货服务。他表示,公司将在2019年将无人送货车的数量提升到20辆以上,并会推出其他更加适合货物运输的小型化无人送货车。
可以说,无人送货车这一业务完全覆盖了物流业“最后一公里”的所有场景,是专门针对送后上门设计的自动化服务,一旦实现,将为物流企业在终端运输上节省一大笔人力成本。
五、无人小巴:Olli 3D打印无人小巴落地马里兰 Optimus Ride进入自动驾驶“鬼区”纽约
如果说无人出租车、自动驾驶卡车,甚至是无人送货车都无法完全摆脱方向盘的限制,仍然拘泥于传统汽车的形态,那么小型无人巴士无疑是自动驾驶带给交通运输行业的革新。
目前,Local Motors与Optimus Ride已经推出了无人小巴的落地产品。
1、Local Motors:3D打印无人小巴 充电1.5小时可跑40公里
Local Motors的无人小巴Olli长3920mm,宽2050mm,高2500mm,轴距2526mm,重达2.6吨,形似一个巨型“面包炉”。在理想状态下,其满载8人也可拥有40公里的续航。并且由于支持440V的高压充电,这款无人小巴从零充满电仅需1.5小时。
这款无人小巴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驾驶位,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可操控的液晶屏,车上的安全员能通过这块屏幕实现车辆的启动、设置和紧急制动等操作。
Local Motors于今年1月份拿到了马里兰州的路测牌照,其推出的Olli无人小巴已为一些媒体与当地的政府官员提供了体验服务。
目前,Olli无人小巴正位于马里兰州国家港口郊区附近的2.4公里长的道路上进行公路测试,这一测试路线从Local Motors位于国家港口附近的公司延伸至波托马克河附近。预计这款无人小巴将会在今年夏天开始试运营,并在明年正式商用。值得一提的是,这款Olli无人小巴采用了不太常见的3D打印技术,这在汽车制造中非常少见。
▲Olli无人小巴
Local Motors总经理大卫·沃斯纳表示,Olli无人小巴的应用场景将会是人员密集的商场、社区、校园等地,并且在未来,Local Motors不会完全承担销售和运营的角色,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其将会推出销售、租赁甚至是授权免费等形式交给用户使用。
2、Optimus Ride:无人小巴落地半封闭场景 撬开自动驾驶“鬼区”纽约大门
Optimus Ride与Local Motors服务的场景类似,都是在半封闭的场景中运行小型无人巴士服务。
2017年6月,该公司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南部海滨的Raymond L. Flynn海洋公园首次部署无人小巴;11月,其无人小巴落地波士顿以南12英里的1550英亩城市开发区Union Point;2018年初,Optimus Ride无人小巴正式为Union Piont的居民和游客提供短程代步服务,该路线还连接了当地的交通枢纽South Weymouth火车站。
近日,其刚刚拿下了纽约的无人驾驶运营许可,这也是自纽约市颁发自动驾驶法令以来,第一个落地纽约的商业化自动驾驶项目。
▲Optimus Ride无人小巴
据外媒报道,Optimus Ride此次落地的地区位于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坞的私人道路,属于封闭式场景内的自动驾驶服务,其推出的小型无人巴士可按照40公里每小时的运行速度在设定好的路线上运行,预计可为8500人提供短途代步服务。
有专家认为,小型无人巴士才是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最好方式,低速的运行不会产生危险的同时,也可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丰富的行驶数据,限定范围内的场景也更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六、中美PK 自动驾驶落地的四大不同
正文本文开头所言,观察美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进展,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对比国内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中美两地在自动驾驶落地上有四大不同。
1、落地数量与规模不同
总体来说,美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项目要更多一些,并很多都是真正向普通大众开放的试运营项目或试商用项目,例如Waymo One、Nuro、图森等公司的落地项目。
国内也有一批自动驾驶项目落地,但是展示和Demo性质较多,比如百度Apollo与盼达用车在重庆展示的L4级自动代客泊车与自动召唤功能仅持续了1个多月就宣告暂停。
而另外一些宣称进行常态化试运营的项目,也更多地是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并没有像当地公开提供具体的服务。
2、落地场景不同
从上表可知,美国的自动驾驶落地项目大部分都在公开道路,以高速车辆为主,低速无人车为辅,并且大部分都提供载人服务,例如Waymo的无人出租车服务,图森的无人货运服务等。
而目前国内的技术落地则多集中在封闭园区,并且以低速载物无人车辆为主,例如驭势科技在某机场提供的无人低速托运车,智行者、京东在校园等封闭园区部署了无人配送车等。
载人方面,百度在北京海淀公园部署有阿波龙无人小巴,可供公众在固定路线试乘。
此前文远知行也与广汽合作在广州生物岛的公开道路上部署了两台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但是其行驶速度最高只有40公里/小时,属于低速的范围。
3、商业化进展不同
在美国的自动驾驶落地项目中,有一些已经率先开启了商业化尝试。比如Waymo的无人出租车、图森的无人货运服务,以及Nuro的无人配送车。
虽然这些服务盈利规模较小,并且还属于探索阶段,但至少真正开启了技术的商用进程。
而国内目前还尚无面向公众的商用服务,此前文远知行与广汽在广州推出了一个无人出租车收费体验服务,但很快被交管部门叫停,转而改为免费预约体验。
4、政策支持不同
政策层面,自动驾驶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家战略,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地纷纷推出适合路测的积极政策,苏州相城区自动驾驶测试区刚刚建成,就吸引了诸如Momenta、智加科技等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创企入驻。
反观美国,美联邦政府对于自动驾驶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清,其总统特朗普更是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的坚决反对者。
而各个州的自治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类似加州、亚利桑那州这类政策开放的地区,也有类似纽约州这样的自动驾驶“鬼区”。缺少统一的部署,使得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在美国呈现出地区的不平衡性。
总结来说,国内自动驾驶技术起步较晚,因此与美国相比在速度、规模与商业化上都要略显落后,但凭借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一系列科技公司的努力研发,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水平进步较快,一些领军企业也开始在封闭、低速、载物等场景下进行试运营部署,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