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平线吕鹏:商用L3要先具备L4能力,行业“卷算力”很难被阻挡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张睿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7月15日消息,今日,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在长春举办。

大会上,多位车企、产业链等方面的嘉宾共同探讨了关于新能源智能汽车有关的话题。

会后,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和车东西在内的多家媒体进行了交流,回应了行业内“卷算力”趋势、地平线对于商用L3看法等问题。

1、“卷算力”是趋势 因为软件能力提升

关于目前行业内“卷算力”的行为,以及如何平衡大算力与成本,吕鹏表示,从算力发展的角度,“卷算力”是很难被阻挡的。

因为有更大的算力,跑更大的模型,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在AI里普遍的规律。

过去宣传有多少算力,很多是营销驱动,因为软件能力没跟上。现在大家软件的能力跟上了,包括发展到端到端VLA等等,本身就需要更大的算力,整体上对于车企都有一定的经营挑战。

关于平衡大算力与成本,吕鹏认为未来有两个方面可以去缓解。一方面在电池方面,续航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大家不会追求2000公里续航,电池600公里以上对大家的日常通勤足够用,电池产业后面会释放更多的BOM成本,去给到智能化领域。

第二方面,包括舱驾一体的发展,包括摩尔定律的发展,都会带来进一步的成本优化。摩尔定律并不是新的东西一定要更便宜,可以是性能提升了但是成本不涨,这些会给行业向大算力发展带来更多选择。

2、商用L3要先做到L4 要从营销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

关于今年已经有很多车企表示要商用L3,吕鹏表示,地平线对于L3的看法一直没有变过,其认为L3是具有清晰ODD边界下的L4能力,再加上一个全场景的L2。

把L3从营销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很重要的点是不要创造太多的新名词。吕鹏认为特斯拉从来不做宣传,但是把FSD做得很扎实,同时在座Robotaxi。

而这条路径也是地平线比较相信的的,就是要先具备L4能力。

吕鹏表示L3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能力不够,大概率会限制很多场景,比如速度不能过多少,天气可能也受影响,范围也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大概率比现在的L2城际辅助驾驶差,同时要增加很多冗余。

地平线要从L2的城际辅助驾驶规模化到更好的Robotxi能力,而L3能力是其中自然而然来的,一旦具备L4的能力,加上少量的冗余,就可以做到高速L3。

3、辅助驾驶数据要积累高效的数据 强化学习十分重要

辅助驾驶的演进依赖数据的闭环,而地平线不是车企,关于怎么平衡数据的获取和模型迭代怎么和车企进行协同,吕鹏表示,数据是很重要,但是在辅助驾驶数据中如果用了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大概率学出来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能力。

因为很多人开车习惯不好,有问题,大家都认为是好司机,但真正的好司机没有这么多。

人工智能里,一方面需要积累真正有价值的高效的数据,甚至是专家的数据,地平线有专门的数据的采集,通过更好的数据才能训练出更好的模型,不会让模型学习到一些不好的行为。

同时在有很多场景里,强化学习的作用很重要,强化学习就是不再依赖于真实的数据,而是通过奖励好的行为,告诉模型什么是好的行为,这种方法在整个AI的范式里已经比较常见了,这些都可以更好地解决数据问题。

此外,地平线和很多车企有对应的量产合作,大家的数据充分共享,因为涉及到一些推送等等后面的服务,所以这些不会为整个开发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