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3月30日现场报道,今天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议程的最终日,多家车企一把手和技术专家详细讨论了公司在AI技术的最新发展。

在现场,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卓驭科技AI首席科学家陈晓智,元戎启行CEO周光纷纷发表了对汽车AI行业的最新研判。

吴会肖在展示了长城汽车AI座舱升级与城市全场景智驾技术布局。

卓驭科技陈晓智则主讲“可理解用户意图”的个性化智驾系统。

元戎启行周光主要讲到了布局通用型自动驾驶架构并加速量产落地。

在演讲中,三家企业均选择端到端技术路线,并都有使用更高算力芯片构建基座的打算,这也预示着行业正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竞争,汽车AI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

一、长城汽车吴会肖:智舱智驾同步发展

作为主机厂的CTO,吴会肖一方面谈了长城汽车在AI座舱的进展,也同时讲到了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的布局。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

长城汽车在2024年发布了Coffee OS3系统,在此基础上,长城汽车进一步集成了DeepSeek体验版,实现了高度集成的智能座舱体验。新的Coffee OS系统具备跨平台和跨系统部署能力,让更多车型和用户享受AI技术带来的新体验。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长城汽车大模型中枢架构

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城汽车推出了高阶城市NOA“Coffee Pilot Ultra(CP Ultra)”,并在2024年首次在闹市区进行直播。

2025年,CP Ultra进一步进化,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覆盖和全路段连接。用户可以在停车位上一键开启智驾功能,车辆根据导航路线自主巡航并泊入目的地车位,提供一键直达、全程智驾的完整使用体验。

从具体技术上来看,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上采用了端到端的架构,集成了SEE端到端支架大模型和Coffee GPT语音大模型等多模态感知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深度整合各类能力,构建了可插拔、可进化、可成长的AI大模型生态体系。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长城汽车SEE端到端架构

端到端架构使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实现高效决策和执行,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此外,长城汽车还部署了AIoT智能终端产品矩阵,推进不同终端设备、系统平台和场景之间的互联互通,重塑“人-车-物-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用户提供场景化、沉浸式智能交互体验。

吴会肖说,长城汽车坚持核心能力自研和生态开放的理念,推进具身智能在企业端和产品端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卓驭科技陈晓智:AI智驾可学习用户驾驶习惯

卓驭科技在今天的论坛中主要介绍了公司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卓驭科技首席AI科学家陈晓智

陈晓智在演讲中提出了一种端到端世界模型架构,这种架构通过Vision Encoder和若干Tokenizers编码多模态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导航信息和历史轨迹,同时还会编码用户的驾驶风格和语音文本输入。

模型输出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语义和几何理解,以及对未来多种可能性的生成,最终生成与用户风格偏好和语音指令对齐的驾驶轨迹。

卓驭的端到端世界模型采用大模型典型的预训练和后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能够实现硬件无关的平台化训练,适用于不同传感器构型和芯片类型。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卓驭端到端世界模型架构

陈晓智还介绍了卓驭科技的个性化生成式智驾功能GenDrive,这一功能突破了智能驾驶系统驾驶风格同质化的限制,能够听懂用户意图,学习用户的偏好和习惯,实现个性化驾驶体验。

GenDrive具备自定义场景级别的驾驶风格、在线学习和模仿用户驾驶风格、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控制驾驶风格和动作等功能,卓驭科技计划在今年内将这一功能量产搭载到相关车型上。

陈晓智还公布了卓驭科技在L3/L4级智能驾驶方面的规划。卓驭的端到端世界模型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做准备,传感器配置将从惯导三目升级为激目系统,域控制器将采用英伟达Thor芯片的旗舰算力平台,支持1000TOPS算力。

卓驭科技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带有激目系统构型的量产产品,并逐步落地L3/L4级别的智能驾驶能力。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卓驭L3/L4级别智驾规划

三、元戎启行周光:VLA年中上车

元戎启行CEO周光在本次论坛中的分享重点放在了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和思考上。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元戎启行CEO周光

周光详细阐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语言系统在GPT出现之前是弱专家系统,代表性产品如Siri和科大讯飞。GPT的出现标志着通才系统的诞生,能够应对各种考试并达到高水平。

接下来,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将进入强专家系统阶段,AI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落地。自动驾驶技术也将经历类似的演变,从弱专家系统到强专家系统。

周光说,元戎启行在大模型时代的技术选择是正确的,尤其是在VLA方面的探索。VLA架构不仅适用于汽车,还可用于机器人等移动设备,目标是实现L5级全域自动驾驶。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元戎启行VLA模型架构

周光还谈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性不仅在于模型本身,更在于数据训练和对齐等背后的工作。

周光说,今年元戎启行要加速量产,会有超过10款量产车,也不只是一个车企。同时,VLA技术方案也将在年中上车。

2025年智驾更卷了!集体押注英伟达Thor,VLA年中就能上车

▲元戎启行量产进度加速

在未来的硬件底座上,元戎启行也会适配Thor芯片,有更多的富足算力做更多的时序推理。在出海问题上,元戎启行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日、韩和欧洲进行道路测试。

结语:端到端智驾发展迎来转折点

2025年或将成为端到端智驾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转折点。

这些创新不仅重构人车关系,还体现了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正在飞速发展。

随着智驾普惠和高阶智驾的同步推进,未来的自动驾驶市场会逐渐拉齐短板,做长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