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无处不在的AI已经成为CES2025上最明显的趋势。
在刚刚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2025展会上,人工智能(AI)成为了展会的核心焦点,吸引了全球厂商的积极布局。
这样的浪潮同样也在车企中形成了新的风气,在智能座舱领域率先产生了AI转型的潮流。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上车给用户带来了更多元化的用户交互,个性化服务让座舱更懂用户……这些都离不开AI定义座舱带来的支持。
而不少Tier 1也敏锐捕捉到了这股潮流,在本次CES上,德赛西威推出了基于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的智能座舱平台G10PH,带来了端云一体大模型、座舱系统跨域融合等6项全新功能,帮助车企实现座舱领域的AI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AI已经在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这些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也开始探索AI的应用,用户在选购新车时,AI座舱的概念逐渐受到关注,AI赋能带来的驾乘体验变革也成为了共识。
一、全行业AI成趋势 车企纷纷布局
本届CES上国内外车企上都开始了AI转型的新趋势,外国车企想要在智能座舱中“迎头赶上”中国车企成了一大特点。
其中,宝马“划时代的”推出了全景iDrive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包括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和宝马首创的向心中控等多项先进的交互技术。
同时,宝马还将和中国本地企业合作,将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整合到“BMW智能个人助理”中,可以说宝马在积极拉齐国际主流AI定义座舱的能力,全力拥抱AI,将AI能力向智能座舱等新方向赋能。
此外,丰田更是直接带着房地产概念出展,“Woven City一期”如期而至。在这样一个“生活实验室”中,研究人员能够在现实环境中测试和开发自动驾驶、机器人、个人移动、智能家居和AI等技术。
从丰田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汽车开始作为整个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走入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城市,家居智能与汽车之间的基于AI的多端交互成为可能。
从海外车企的动作中不难看出,目前国际车企对于发展AI定义汽车、AI定义座舱、AI走生活的决心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国内车企在AI定义座舱的发展上也越走越远,小米汽车将小爱AI智能体搬上车,提供了更智能的交互体验。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也在智能座舱的定义和发展上狠下功夫。
在这股浪潮中,供应链玩家显然也没有掉队,而国内的产业链玩家无疑是站到了行业前列。
▲德赛西威智能座舱领域的最新方案——G10PH
国内头部供应商,德赛西威也正式在CES上展出了智能座舱领域的最新方案——G10PH,这套方案实现了座舱和AI的深度结合,可以给车企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座舱体验,进一步提升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
目前车辆座舱的智能化程度也成为了用户购买新车的决策因素之一,也因此催生了庞大的智能座舱市场。
根据毕马威的分析数据,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12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在此期间,智能座舱的渗透率预计将从59%提升至82%。
因此,谁能在下阶段提供更加具备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产品,也有望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要实现这一切,都离不开AI对智能座舱的赋能。
二、AI定义座舱成新方向 产业链玩家紧跟时代推新品
需要指出的是,想要玩好智能座舱并取得先机并不容易,在这样一场转型中,主机厂、Tier1、芯片厂商共同合力十分重要。
想要快速将智能座舱水平和行业主流拉齐,Tier1的能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当下汽车行业纷纷开启AI转型的关键时刻,车企更应该快速找到合适的Tier1队友,同芯片厂商一道,三方合力推动智能化。
这不仅可以帮助产品快速站上头部位置,也对行业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
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入局智能座舱转型的供应商,德赛西威也紧跟时代潮流。在CES2025上,德赛西威的G10PH平台凭借其跨域融合、端云一体等优势,在众多座舱方案中脱颖而出。
▲德赛西威G10PH应用展示
G10PH基于中央计算系统框架设计,将座舱内的所有功能整合在一起。该系统融合了多个通信技术,包括5G、近场通讯(NFC)和卫星通讯,同时预留了舱行泊一体设计的空间,以适应不同解决方案需求。
通过这样底层链路的设计,车内不同功能之间的调用也会更加快速,从而带来更好的座舱体验,而多通信技术的融合也让车联万物成为可能。
基于端云一体大模型的交互可以让车和家及更多个人智能设备更懂用户,例如,万物互联的能力可以提前为离家和到家等不同状态赋能,使车中、家中时刻处于最适合的状态。
此外,作为业内首个集成端云一体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G10PH可支持丰富的车内生态应用,同时可以确保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在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车内语音助手真正从“人工智障”转化为了“人工智能体”,识别不够灵敏、不够准确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未来,跨模态的语言模型上车后,用户的座舱体验会更加丰富连贯,得益于座舱性能和网联能力的提升,在车内进行远程办公可能也将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德赛西威在车载数据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使得该模型能够更好地适配车载设备,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这样的功能整合,用户在用车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准确流畅的车内交互体验,通过云端赋能,在座舱应用的选择上也会更加丰富,可以获得接近手机的使用体验。
三、德赛西威提前布局AI定义座舱 官宣同高通最新合作
要知道,此次G10PH的发布也不是德赛西威和高通的首次合作。
此前,如G7PH、G9PH这些平台已经量产上车,广受好评,这一次新品的发布可以说是双方合作更加密切、稳固的体现。
德赛西威深耕行业,丰富的适配能力也吸引了诸如高通这样的国际头部供应商。
此外,德赛西威在中间件层面也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配合车企的定制化需求,并在上层生态应用中发挥作用。
同时,德赛西威G10PH平台的推出也跟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分不开。该平台采用了高通Oryon CPU,具备450-560K DMIPS计算处理能力,Hexagon NPU可提供160-320 Tops算力。此外,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还配备了高通Adreno GPU,可以提供5.2-8.1 TFLOPS的算力满足高质量图形处理需求。
这样的强大能力,也给德赛西威全新座舱平台的能力提供了保障。
▲德赛西威和高通在签约现场
不难看出在本次合作的背后,不仅是双方技术实力上的“强强联合”,同时也体现了德赛西威在市场布局上的前瞻性。
在智能座舱领域,德赛西威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积累,媒体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德赛西威以907439台的装机量,占据了15.9%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领先地位。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局智能座舱,作为智能座舱的引领者,德赛西威依旧保持着对最新技术的追求和探索。
随着新能源车竞赛在智能化下半场的厮杀,智能座舱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而德赛西威在这场竞赛中,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在AI定义座舱的时代,已经提前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