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对撞极氪:SU7车门打不开?小米回应,测试者道歉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SR64
编辑 |  志豪

小米SU7对撞极氪007测试,引起轩然大波。

车东西8月15日消息,近日,一段标题为《当小米SU7撞上一辆极氪007。。。》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中,一位汽车博主把小米SU7和极氪007进行了对撞测试,同时在视频中展示了小米SU7和极氪007在对撞测试后的不同表现。

视频中指出极氪007在碰撞后车窗和车门均可打开,而小米SU7出现了小电瓶断电、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和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

然而,视频的部分画面引起了网友的质疑,指出小米SU7小电池的前后画面存在差异。

小米对撞极氪:SU7车门打不开?小米回应,测试者道歉

▲标题为《当小米SU7撞上一辆极氪007。。。》视频

目前,该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60万,同时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的讨论,而小米和汽车博主也都对该视频做了回应。

一、SU7撞后无法开门 小米官方回应

近日,有汽车博主发布了标题为《当小米SU7撞上一辆极氪007。。。》的小米SU7和极氪007的60km/h,90%重叠率对撞测试视频,视频中该汽车博主表示碰撞后小米SU7因小电瓶正极线脱落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开启车门。

此前,该汽车博主已经发布过一个关于小米SU7对撞极氪007测试的预告,询问有多少人想看小米SU7对撞极氪007的测试,并表示点赞过10万就进行对撞。

同时该汽车博主在对撞视频中表示,采用90%重叠率对撞是考虑到显示生活中很少会出现100%的完全正面对撞,同时纵梁会互相插到对方车身内部,更有实际意义。

而在视频中出现了极氪007在碰撞测试后车窗和车门均可打开,小米SU7出现了小电瓶断电、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和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

但是随后有网友指出,对撞测试视频中碰撞的几帧镜头里,小电瓶状态和汽车博主在最后展示的不一样。

很快,小米官方对此做出了回应。

小米对撞极氪:SU7车门打不开?小米回应,测试者道歉

▲小米官方以对此做出的回应

小米方面表示,已经注意到了相关信息。经过分析,小米方面认为这一所谓“测试”是设置不严谨、记录不完整、结论不科学的。

同时,小米也在回应中指出了对撞测试视频中的一些疑点。

小米方面表示,视频中提到的相关测试“碰撞后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的说法不实。

经查,呼叫中心在碰撞后第一时间呼叫并接通,后台连续呼叫持续5分钟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后对车主登记手机号码共计进行5次回拨,均没有接听。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小米除了前机舱的小电瓶,在后备箱还有备用电源,所以即使在原始碰撞视频中电瓶损坏,紧急呼叫系统还应该是能启动的。

其二,关于网友关注的“小电瓶断电”相关信息,根据国家监控平台数据显示,在碰撞前该车辆数据长时间掉线,存在小电瓶长时间断开的情况。随后,小电瓶再次被接通。在碰撞时,国家监控平台数据缺失,小电瓶已处于断电状态。

小米方面无法确认在此过程中小电瓶再次上电时,是否按照标准锁紧电极,也无法排除因装配不当导致碰撞后小电瓶断电的可能。

小米方面还表示,此前小米SU7在开发过程中,已经进行过严苛的碰撞测试,无安全隐患,且并未出现视频中所述问题。

二、博主发致歉声明 表示不含商业元素

在一天后,该汽车博主随后发布了一条致歉声明,承认在正极电源线处理方面可能存在插头安装不紧的问题,导致电瓶正极电源线被撞掉的说法表述不准确,影响了后续结论的判断。

对于小米方面指出的“小电瓶长期断电车辆掉线”的说法,该汽车博主解释因为要安装主驾电子加速装置,所以碰撞测试前对电极进行过插拔重连。

对于后续碰撞测试导致电极连接断开,该汽车博主表示有可能是技师没锁紧,但目前已经无法查证,而电极严重损坏的照片,该汽车博主承认为后期拆卸造成。

该汽车博主表示,其已经重新核实了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录制了道歉视频,同时对原视频进行了修改。其愿意承担所有因失误造成的损失,并在评论区永久置顶道歉内容。

该汽车博主还强调,视频内容不含任何商业元素,没有企业干预,完全是基于粉丝的提议进行制作的,其对内容严谨性不足表示歉意,并承诺将重新梳理制作流程,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小米对撞极氪:SU7车门打不开?小米回应,测试者道歉

▲该汽车博主随后发布的一条致歉声明

结语:小米极氪对撞视频引争议

在这段视频引发的广泛争议和讨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汽车制造商、博主还是消费者,都对汽车安全和测试的严谨性给予了高度重视。

小米SU7与极氪007的对撞测试视频,虽然起初引发了对小米SU7安全性的质疑,但随着小米官方的及时回应和博主的致歉声明,事件的真实情况逐渐变得复杂。

汽车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任何关于汽车安全的测试和讨论都应当基于事实和科学。呼吁广大网友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不轻信未经验证的说法,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