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迩言
编辑 | 志豪
就在近期,国内智驾科技代表性玩家地平线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近几年业务营收呈现大幅增长,毛利持续提升,毛利率维持高位。
自地平线于2021年大规模量产解决方案起,按年度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国内最大提供前装ADAS和AD系统的公司。
目前,地平线凭借软硬协同技术和规模化量产能力,在乘用车标配NOA市场头部效应凸显,并且持续领跑ADAS计算方案市场。
此次冲击上市,地平线意图借助资本力量,筹集资金,用于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核心关键技术、销售及营销相关开支、未来战略投资合营企业、拓展并增强技术能力,进一步打造企业竞争力。
一、千亿智驾市场,地平线顺势而起
2023年,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3年全球及中国的高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均超过50%,基本全球一半以上的车都能实现高级辅助驾驶功能。而随着智能化的进一步普及,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大幅增长。
灼识咨询指出,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人民币619亿元,并预计将以49.2%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长至人民币10171亿元。
这也意味着智能驾驶背后还藏着超千亿市场,智能驾驶将在未来迎来大爆发,这种情况下,智能驾驶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划和财务表现就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本土智能驾驶代表性企业,地平线提供全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即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atrix Mono、高速NOA方案Horizon Matrix Pilot及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Horizon Matrix SuperDrive。
目前,地平线上述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被24家车企(31个汽车品牌)采用,中汽协公布的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全部车企(集团)均与地平线达成合作,仅在2023年,地平线就拿到了超过100款新车型定点。
▲地平线部分客户及合作伙伴
而要想在其中拿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自身需要具备很强的资金优势。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地平线实现营收15.5亿元,毛利10.9亿元,毛利率高达70.5%。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82.3%,呈现迅猛增长。
此外,截至2023年12月,地平线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6亿元,保持了较为健康的现金流储备。
基于稳定的财务表现和量产能力,地平线面对即将爆发的智能驾驶市场,显然已经做足了准备。
二、3种业务模式,灵活开放到极致
目前,不同车企和车型对于智能驾驶的要求不太一样,高端车型可以覆盖智驾硬件成本,提供更高阶的智驾感受,如城市NOA和高速NOA。
但还有不少车型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车企对于智能驾驶的要求不像高端车型那么高,就需要更加经济实惠的方案。
从另一方面来看,车企的智驾系统研发基础与布局也各有不同。
可以说,车企对于智能驾驶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对于智能驾驶方案商的要求也更高。
从地平线招股书可以看到,地平线的产品已经覆盖了230款车型,涵盖各个价位区间。地平线如何做到这点?
事实上,地平线提供的解决方案建基于全面的技术栈,包括用于驾驶功能的算法、底层处理硬件,以及促进软件开发和定制的各种工具,这些基础的核心关键技术,亦具备单独商业化的潜力。
具体到企业合作方式上,车企可以直接选择地平线提供软硬一体的完整方案,上车即用,而且还可以根据车型定位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配置的方案。
其次,地平线也可向车企提供征程系列产品和开发工具链,由车企自己研发感知、决策相关上层算法。
通过这种方式,车企既能保住自己的灵魂,又能在智驾方面不落人后。
另外,车企也可单独采购征程系列产品、开发自己的算法系统,这种方案对于车企来说更加灵活。
不过,这种合作仅适用于拥有不错智驾研发基础的企业。
同时,地平线“牵头”产业链上下游,打造了开放的生态模式。
在9年的发展历程中,地平线坚持住Tier-2的定位,连接包括软硬件Tier1、ODM、IDH、芯片、图商、传感器等上下游产业伙伴100余家。广泛的生态体系、灵活的商业模式、开放的合作关系,贯穿了地平线的整个商业战略和技术路线,满足了合作车企的多样化需求。
三、软硬协同+大规模量产,保障高阶智驾落地
现阶段,国内智能驾驶行业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辅助驾驶的普及率,二是持续向高阶智驾发力。
第一个方面目前不少玩家都在做了,而第二个方向则是攀登智能驾驶珠穆朗玛峰的关键。
大多情况下,只有购买中高端车型才能享受高阶智驾功能,但高阶智驾带来的产品体验可能并未高于用户预期。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技术对于用户的价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要可用,第二个则是要好用,第三个就是要爱用。”
目前,高速NOA已经进入到好用阶段,能够产生一定价值。而城区NOA则刚刚进入可用的验证阶段。
▲城市NOA普惠面临挑战
而在这一阶段,车企一味追求开城数量的同时,对于日活用户这一重要指标存在忽视,缺少较为完善评估数据,只起“声量”不起“销量”,城市NOA对用户来说不一定好用。
那么智能驾驶玩家该做到哪些,才能让高阶智驾被用户可用、好用、爱用?
结合当下看来,只有具备软硬协同+大规模量产能力的玩家,才可能跑进决赛圈。
在余凯看来,当产品性能不满足需求时,需要软件跟硬件的高度协同,才能获得相对的性能竞争优势,这也是地平线更深度布局高阶智驾方案的根本逻辑。
在软件算法层面,相比其它友商,地平线一直比较重视软硬结合。
新一代征程6基于BPU 纳什架构,能够支持大参数Transformer等智能驾驶先进算法,提升处理效率,同时灵活满足智能驾驶全场景量产差异化需求。
地平线即将推出的高阶智驾样板间,也是地平线软硬结合实力的体现。
通过打造高阶智驾样板间,地平线“牵头”打造全栈软件方案,同其他Tier-1伙伴一起互利互惠,实现在更多车型上的量产,助力生态合作伙伴提升交付效率。
▲地平线打造产业生态
可以说,地平线正在通过软硬一体化的布局来改善智驾解决方案的性能表现。
此外,大规模量产也成为了智能驾驶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考核准绳。
截至目前,地平线征程系列产品出货量达500万片,2023年度,中国乘用车标配NOA市场头部效应凸显,包含地平线在内的前两大企业占比超八成,并且占比持续扩大。同时,地平线在自主品牌一体机市场(L2 ADAS)份额稳居前二,份额占比达23.65%。
可以说,地平线正在高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促进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高度是指地平线正通过硬件产品和软件协
同来给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广度则是指地平线全面的产品线和方案,正在推进智能驾驶的普及之路。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智能驾驶已成为车企非常重要的竞争力,用户在购买新车的时候也开始把智能驾驶能力作为重要的参考点,用户的智驾使用频率也在逐步提升。然而,目前能够自研智能驾驶的车企并不算多,大多数仍然需要供应商的方案。
地平线拥有完整的软硬结合方案,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车企的需求,在助力车企智能化升级的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启动赴港IPO,未来成功上市将为地平线获得更加充足的粮草储备。而随着国内智驾普及大潮快速翻涌,地平线还将如何继续站稳行业潮头?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