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睿驰,打破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阻碍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晓寒

车东西11月30日消息,东软睿驰今天在上海发布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旨在解决汽车行业在软件开发上面临的软硬件难以解耦的问题。

应用该框架后,车企和供应商在设计汽车时,只需专注在底层软件和必备的功能应用方面,上层的智能驾驶和座舱相关应用软件可交给其他软件开发者,从而实现快速开发、快速上车和快速迭代。

东软睿驰,打破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阻碍

▲openVOC框架的架构

过去,汽车要实现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设置了大量的ECU、BCU和区域控制器,并通过CAN总线等通信技术将这些部件连接起来,即EE架构。

硬件设置完之后,车企还得组织其数百甚至上千人的软件团队为各个ECU、BUC以及控制器开发定制化的软件,并着重要保证这些部件可以协同工作。

因为每台车的EE架构都不同,所以都需要单独开发一套软件,相当于每个车企都是一个独立的“堡垒”,内部各不相同。

因此,所以给汽车开发软件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需要数百上千人在一起研发,然后一起测试找Bug,并进行优化,进而研发成本也很高。

此外因为EE架构比较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传统的汽车后续很难进行OTA升级,比如整个生命周期里其车机的UI、UX都几乎没啥改变,所谓的升级最多是增加一两个小功能。

但到了智能汽车时代,车载应用和软件都在快速发展,要求汽车要像手机一样具备持续的迭代升级的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以传统的EE架构为基于构建的汽车软件开发模式就完全没法应对,反映到实际情况上就是车企的开发效率低、成本高,工程成本和创新成本的比例高达50:1。

东软睿驰推出的openVOC开放框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在现场讲到,越来越多的软件不是主机厂或者汽车供应商能做好的。软件方面接下来是一些小公司和年轻人在做创新,应该把他们引入到汽车工业。

想要实现这个,就需要稳定的框架和分工。

有了openVOC,车企和供应商只需要基于AUTOSAR框架下做最底层的软件和少量必备应用软件即可,而与用户每天开车相关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软件,则可以交给大量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开发者,后者在openVOC的场景引擎上即可快速完成开发。

曹斌在现场讲到,未来真正搞智能车,EE架构,或者说汽车的智能化构型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与用户直接相关的Face部分、由芯片组成的提供计算资源的Brain部分、还有具体负责执行各种动作的Body部分。

汽车搭载的上层应用软件下达指令,经过一个界面传递到汽车大脑,车载大脑给执行器下命令,然后座椅、玻璃、行驶等部件负责执行。

openVOC本质就是承接底层执行器、车载计算资源和上层软件的桥梁。

正是基于这种特性,openVOC其实有点底层操作系统的意味,因而也就是使用的车企和供应商越多越好。

那么问题也来了,汽车行业目前的利益划分比较稳定,如果某家车企或者供应商想要推广一个让全行业都是用的东西,那显然会遇到很多阻碍。

关于这个问题,曹斌称东软睿驰主要是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渐进模式来推广。简而言之,就是凭借先发优势和产品优势,率先跟联合电子、小马智行、芯驰等各种合作伙伴一起把它应用下去。

后续随着加入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就能形成生态优势,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和车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