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晓寒
编辑 | 肖涵

智能汽车大热,但一个小小的自动泊车功能却被轻视了。

眼下无论新老、车企都在抢着推出智能汽车。像是ACC、ICC、HWA、TJA等各种智能驾驶功能几乎成了新车标配。谁家车没有个L2智能驾驶系统,都不好意思对外宣称是智能汽车。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市面上的智驾系统,你会发现它们的应用场景几乎都是高速公路——对大部分以城市通勤为主的用户来说,一年用不上几次。

当然了,目前售价超过10万元的量产车不少都搭载了APA自动泊车系统,理论上来说在城市里也能发挥作用,帮用户解决最烦人的停车问题。

但因为各大车企的关注重点都在高速和城市L2方向,APA的发展进度明显滞后于行车方向的智能驾驶系统——存在着可用场景少、车位识别慢、停车操作不够流畅等多种问题,导致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不少量产车虽然都搭载了APA,但却沦为摆设的尴尬境地。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APA的发展现状,简直是拖了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后腿。

一、全行业跑的都慢 还在向第二代产品前进

从发展历史来看,APA系统基本可分为超声波泊车、视觉融合泊车和全融合泊车三代产品。

第一代的APA主要靠车辆搭载的超声波雷达检测两车之间的空隙来寻找车位,寻找车位的精准度低、探测距离也比较近,并且对没有其他车辆但只有车位线的车位无能为力。

第二代的APA系统能将车辆的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组合起来进行使用,摄像头通过识别车位线补上了对划线车位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行人、自行车等障碍物的识别和躲避能力。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第一代APA系统只能感知两车之间的车位

二代系统虽然解决了感知车位线的问题,但因为新增的视觉传感器在精确测距和探测异形物体上依然处于劣势,且APA系统独自为战,无法调用行车系统的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导致其在复杂的断头路车位、极窄车位等场景时依然无用武之地。

接下来就是第三代产品了。

随着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研发理念和激光雷达、800万像素摄像头等新一代传感器的逐步量产应用,APA不仅能够调用智驾系统的四种传感器(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还能与L2行车系统共用计算单元,让其在环境感知能力和算法复杂度上都有了质的提升。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激光雷达的感知结果示意图

再配合着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应用,APA系统理论上终于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停车场景了,同时还能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让其摆脱坐冷板凳的困境。

但现实还是很残酷啊。行业现状是APA技术整体还处在从第一代向第二代升级的过度时期。

以2022年国内最畅销的10款SUV车型为例,可以看到目前只有特斯拉、自主品牌和本田等少数合资品牌量产了属于第二代产品的视觉融合泊车系统。而大部分合资车型和豪华品牌,都还处在没有APA,或是靠超声波雷达找空间车位的1.0阶段。

国内最畅销的车型都尚且如何,其他车型的自动泊车能力如何就更可想而知了。

二、阿维塔秀出APA肌肉 捅破行业天花板

自动泊车系统的落后现状,并非是车企和自动驾驶Tier1们不知道,只不过是他们把资源和精力都放在了行车智驾系统方面。即使全球量产自动驾驶能力最强的特斯拉,搭载的第二代APA系统还是功能太弱聊胜于无。

但到了2022年底这个节点,阿维塔突然一下子捅破了行业的天花板。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

该品牌最近放出了一段2分钟的自动泊车演示视频,向外界展示了什么叫做第三代APA自动泊车系统。视频不长,只有六个场景,但透露了三大关键亮点:

1、可覆盖多种停车场景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极为复杂的断头路车位

前两代APA系统因为感知能力弱,只能识别少部分比较规则的车位并执行泊车操作。而阿维塔11的APA系统则能够识别空间车位、车位线、窄车位、斜逆车位、断头路车位等各类特殊车位,使用场景多了很多。

2、能进行复杂路径规划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多次腾挪泊入逆斜车位

识别车位只是自动泊车的第一步。阿维塔11在面对断头路车位、斜逆车位这类特殊、困难车位时,能够通过在狭窄空间掉头这样的复杂操作来实现泊入,这可是前两代APA系统想都不敢想的能力。

3、能对障碍物进行有效躲避

在泊车过程中极易从各个方向出现行人或其他障碍物。视频中阿维塔11在窄路泊车时,对前后两个方向突然出现的行人都进行了准确的感知和避让,可见具备优异的安全表现。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在泊车时具备高安全性

上述三大亮点其实就是自动泊车的三大步骤——识别场景(车位)、规划路径、沿途避障。正是因为阿维塔11在这三大步骤中都有着出色的能力,最终才能展现出这种在断头路掉头泊入、在窄车位边泊车边躲避行人等捅破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实力。

用第三代系统对比第二代系统,这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三、与华为深度合作 技术架构领先是关键

阿维塔11的第三代APA系统确实很强,那它到底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阿维塔品牌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大巨头联手打造,旗下车型使用的也是三巨头联手打造的CHN平台,其所有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均由华为和阿维塔联手打造。车东西通过与华为自动泊车团队的技术专家进行交流后,找到了三个关键原因。

1、行泊一体架构

该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架构——用于行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和用于泊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共用传感器、计算平台以及部分算法。

阿维塔11搭载了3颗半固态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高清摄像头,以及华为的大算力MDC计算平台。因为是行泊一体架构,APA系统就能够使用四类共34个传感器进行感知,并在MDC上计算。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侧面的激光雷达

多传感器加上大算力,让这套系统能够在地车车库内迅速感知到周边的所有车辆、车位、柱子等各类物体,从而大大扩展了其使用场景。

2、多传感器融合

3颗激光雷达的引入,让这套系统能够精确测距,窄车位和复杂车位都能准确识别。而如果只靠单目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则只能粗略地估算距离,相当于盲人摸象。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的车位搜索能力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对一些摄像头无法识别的异形小物体也有更好的感知能力,再配合上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对动态物体的感知能力,使阿维塔11不仅能精确识别车位,还能360度感知周围的动态障碍物,保证了泊车的安全性。

3、混合决策架构

如果仔细观察视频,你会发现阿维塔11的泊车系统还有一个优势是行驶风格偏向老司机的感觉,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该车在泊车时,转向和行驶行为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而前两代的APA系统工作时,都是原地不动先打方向,然后再开始前进或倒退,有时候简单的倒库场景还需要回一把方向才能开进去。站车外看的话,活脱脱就是一个新手在机械式地停车。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在泊车时做到纵横向协同操作

阿维塔11有这种逼近老司机的驾驶风格,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规控环节引入了AI技术,通过影子模式学习人类司机在泊车时的操作方式,系统逐步学会了人类的操作逻辑,最终实现了这种转向和油门几乎同时操作的效果。

当然,为了避免AI的黑盒问题,这套系统规控部分也有规则算法进行约束,AI给出的操作方式如果不符合规则也并不会直接采用。

四、看似小试牛刀 实则未来可期

最后总结一下。

阿维塔11上搭载的APA系统之所以能够较前两代产品有碾压式的提升,除了直接原因——新一代传感器、大算力计算平台和先进软件算法的应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CHN平台,在电子电气架构层面就考虑到了对行泊一体架构的支持,才让第三代APA系统得以落地装车。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此前在演讲中透露,阿维塔11是华为与阿维塔两家公司以Huawei Inside(HI)模式联合打造的车型。整个项目历时超过3年,双方团队进行了密切配合。仅智能驾驶方面,华为就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驻扎在重庆,与阿维塔团队携手进行研发。

“很多工程师家在上海,但却基本住在了重庆。疫情期间通行不便,我们甚至还包了飞机把工程师从上海往重庆去送,为的就是能够保证项目的进度。”一位华为智能驾驶工程师这样向车东西说道。

这次展出的技术效果,既让车东西对三巨头联手造车的可行性有了深切地认同,也让外界对阿维塔11,以及CHN平台上的后续车型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期待。

据了解,阿维塔11在泊车上除了具备APA自动泊车能力,其后续还会陆续升级像是RPA遥控泊车、AVP自动代客泊车等泊车功能。

AVP自动代客泊车系统猛一看还是解决了停车问题,但其实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当阿维塔11的城市NCA功能开放之后,配合着停车场的AVP能力,就能实现从用户家里的车位到公司地库车位之间的对点对智能驾驶能力,从而让智能驾驶系统真正能够为用户的日常通勤服务。

停车太头疼,谁能治好车主的泊车焦虑?

▲阿维塔11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款车并不是期货,离你我都不遥远。

阿维塔11是一款车长超过4.8米的大型跨界SUV,售价区间34.99万到40.99万。该车不仅内外饰设计别具一格,同时还拥有429kW的强劲动力和最远680公里的长距离续航。

目前阿维塔在北上广深、成都、重庆等20多个城市都有直营门店,并且在年内还将入住深圳、北京的华为旗舰店。

待年底正式交付之后,阿维塔11也将让更多用户享受到高阶智能驾驶带来的真正便利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