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自研+数据驱动,这家公司如何走出L2自动驾驶量产之路?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编辑 |  晓寒

2021年的上海车展,为行业所共识的是,汽车自动驾驶的量产号角已经全面吹响了。

诚然,自动驾驶正成为车企布局的战略重点,但因其技术和工程化的极高门槛,行业正呼唤可靠、优质的自动驾驶技术商,来扮演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上一个十年,国内车企的第一批ADAS系统来源于海外Tier 1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今天,国内消费者对于L2~L3级自动驾驶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对于性能和体验的追求不断升级并产生差异化,带来了L2~L3级自动驾驶真正规模化应用,走进千家万户的良好生态土壤。

需求推动了国内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海外Tier 1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相应的,一批深耕自动驾驶领域的国内企业凭借着技术、成本优势和对中国路况深耕的先天优势,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取得成绩。

总部位于上海的智驾科技MAXIEYE就是这样的企业,该公司已经具备从Sensing到System的全栈自研能力,以自主视觉感知系统方案为核心,打造了全场景、跨平台的自动驾驶系统产品。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智驾科技MAXIEYE在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上海车展期间,与合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合创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将会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平台化系统。而在商用车领域,智驾科技MAXIEYE的表现就更亮眼了,其前装业务在商用客车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商用卡车ADAS领域客户覆盖中国前十大重卡厂商,占有率超过20%。

目前,智驾科技MAXIEYE正在拥抱乘用车L2及以上系统的广阔市场需求,在去年获得了L2+量产项目定点,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实现量产。

在2021年上海车展同期,由车东西主办的GTIC全球自动驾驶创新峰会上,智驾科技MAXIEYE发表了主题为《自动驾驶下一幕:感知和规控如何做到行神合一》的演讲,阐述了在L2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的产业背景下,对于通往极致体验的技术思考和“武林秘籍”。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如何在群雄林立的自动驾驶赛道中走出自己的路?他们对于产业的洞察和思考又是怎样的呢?

一、与合创共研L2~L3平台 创新驱动拥抱浪潮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车企和服务商之间关于自动驾驶达成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自动驾驶也成为了本次车展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热词。

在车展首日,智驾科技MAXIEYE和合创汽车共同宣布就自动驾驶达成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共同开发具备领先智能网联系统的优势产品,从产品+数据两个维度驱动自动驾驶系统的逐级落地。

全栈自研+数据驱动,这家公司如何走出L2自动驾驶量产之路?

▲智驾科技MAXIEYE与合创汽车达成合作

双方第一个达成量产的产品将会是一套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和特斯拉的AP系统达成对标,能够在城市和高速实现自动驾驶。之后,会根据数据闭环逐步来迭代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在极致体验和用户习惯等维度打造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这无疑只是自动驾驶产业链多维合作的一个缩影。跨界巨头下场、造车出现“人传人”、传统供应链角色争相转型……随着A级车等市场主力车型陆续标配L2自动驾驶系统,落地化的产品需要在性能体验和性价比中寻求相对的平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十年或将会是L2~L3自动驾驶系统大举落地的关键期。

这也将会给整个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无论是海外Tier 1企业,还是国内自动驾驶研发公司,都将会在这股潮流中受益。同样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已经有一些在研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企业也推出了专门针对L2~L3级自动驾驶场景的系统,也在瞄准这一市场。

随着各方势力都进入到战场之后,L2~L3级自动驾驶领域的角逐将会更加激烈。

二、立足本土 中国自动驾驶建立技术护城河

在这股竞争潮流中,也有一部分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开始进入到了车企的供应链之中,智驾科技MAXIEYE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

在国内汽车行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核心零部件一直是被海外Tier 1所把持的,而在自动驾驶时代,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具备了与传统豪强过招的机会,并且还抢夺到了一部分的市场。

这也和中国道路的复杂性分不开,自动驾驶的研发需要更多的实际道路数据做支撑,而这方面,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具备天然优势。中国的道路复杂程度要远高于欧美国家的道路,也就是说,在中国的道路上能够收集到远超其他国家的corner  case数据。

而这些数据对于自动驾驶企业快速迭代自己算法和整套系统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曾经有专业人士表示,在国内进行一天的自动驾驶测试,其数据的丰富度至少是国外的30倍。

另一方面,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的研发和测试都是基于国内的道路,所以其自动驾驶系统跟国内的车企和道路的匹配度也更高,这也是先天的优势。

综合这两点来看,国内供应商的自动驾驶方案具备先天的本土化优势。如果再结合目前L2~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潮来看,国内自动驾驶方案商也将会迎来发展。

目前,智驾科技MAXIEYE正在致力于乘用车方面的L2~L3级自动驾驶的开发,在2020年获得了乘用车L2+自动驾驶量产项目定点,在今年下半年就将会实现量产。

除了在乘用车领域发力,智驾科技MAXIEYE在商用车领域已经打下了雄厚的量产能力基础,面向商用卡车前装ADAS市场,智驾科技MAXIEYE去年实现了出货量超过10万套里程碑,已经在ADAS系统领域走出了一条路。

三、感知规控+算法数据 智驾科技MAXIEYE打造两个统一

智驾科技MAXIEYE,这家中国的新锐AI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具有鲜明的技术驱动的团队基因。创始人为周圣砚,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博士,MIT访问学者,师从麻省理工学院自动驾驶科学家卡尔·艾格尼马(Karl Iagnemma)。目前该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大概在150人左右,兼具国际汽车产业链和科研高校背景,研发实力非常雄厚。

全栈自研+数据驱动,这家公司如何走出L2自动驾驶量产之路?

▲智驾科技MAXIEYE创始人周圣砚

智驾科技MAXIEYE主要提供全工况、多场景、跨平台的辅助驾驶(ADAS)和自动驾驶(ADS)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以及智能驾驶所需的高性能智能视觉感知系统产品。基于自主智能视觉感知系统,实现全栈的整车控制方案落地和技术链的打通,是这家公司通往L2规模化量产之路的第一个“武林秘籍”。

在感知领域,智驾科技MAXIEYE采用的是视觉为主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算法的不断迭代升级,智驾科技MAXIEYE的视觉感知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大大提高整车控制功能开发的性能和可靠性。

全栈自研+数据驱动,这家公司如何走出L2自动驾驶量产之路?

▲智驾科技MAXIEYE单目视觉可对标毫米波雷达

数据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另外一个重要壁垒,智驾科技MAXIEYE指出,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数据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驾驶数据,另一个是地图数据。

驾驶数据包括感知数据、控制算法数据,智驾科技MAXIEYE的产品会留有部分算力来支撑自己的影子模式,这一模式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场景数据。

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呢?智驾科技MAXIEYE也研发出了一套钩子算法,可以把有代表性和有价值的数据钩回来,用来进行仿真测试。然后作用于产品性能的迭代,最终再通过OTA的方式同步到产品里面去。

另一方面,搞自动驾驶必须要有实时更新的地图,而要实现地图的实时更新需要有非常规模化的地图采集车。智驾科技MAXIEYE的设想是,未来每个装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都将成为一个地图采集车。将算法与数据高度协同,不断迭代,这是这家智能驾驶公司的第二个“武林秘籍”。

全栈自研+数据驱动,这家公司如何走出L2自动驾驶量产之路?

▲智驾科技MAXIEYE自研感知+控制全栈系统

而这一系列方案都需要规模化的L2做支撑,行业正在呼唤极致体验的L2智能驾驶系统,驱动智能化驾驶功能走入千家万户。

智驾科技MAXIEYE总结了“两个统一”,一是感知算法和规控算法的统一,达到“眼睛”和“大脑”的高度协同。

另一个则是算法和数据的统一,数据是更优质算法和体验的基础和食粮,依托规模化的量产业务能力,智驾科技MAXIEYE通过打造数据生态和朋友圈,使得系统不断迭代和自学习,并基于全栈技术可控,实现产品和数据的闭环。

结语:L2自动驾驶系统将迎来大规模量产潮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L2~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成为了强需求,但是也要看到的是,目前具备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售价普遍比较高,中低端市场的搭载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L2级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车企全栈自研,二是车企和技术服务商的垂直整合。这两种方式,后者无疑成本更低,目前也确实有很多车企选择了这种方式。

智驾科技MAXIEYE就是其中一个技术服务商,与其他企业相比,该公司已经具备了全栈自研的能力,并且还采用了高性价比、高技术延展性的视觉感知为主的技术方案,量产的成本更低。

而目前消费者对于基本的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ADAS系统领域将正式走进L2级别及以上功能应用的量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