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Origin

今年回家,我猛然发现我的职业帮我省了很多事,中止了大量可能的尬聊:

某亲戚:“你做什么工作?”

我:“采访写文章,做报道。”

亲戚:“记者啊,哪个方向的啊?”(厉害,竟然开始问细分方向了)

我:“自动驾驶。”

对方脸上随即浮现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发出一声“哦”,随即把话题岔开。

原因无他, 一旦我把自动驾驶这个词抛出过后,绝大部分亲戚朋友已经来到了他们知识的盲区,年长一些的甚至平日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词。

自动驾驶在小城里的认知度,比想象中更低。

一、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为了了解一下非业内人士对自动驾驶的认知程度,我向在家乡的20名亲戚、朋友发出了询问。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我的大多亲朋好友,对自动驾驶的了解程度趋近于零。其中与我加了微信、偶尔还会给我点赞以示鼓励的亲朋,不约而同地认为我是个“写车的”,选择性地过滤掉了我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报道。

这也正常,因为自动驾驶离大家的生活确实挺远的。当百度的无人车亮相今年春晚,在港珠澳大桥上列队行进时,我的亲戚朋友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那些顶着激光雷达的比亚迪们就是无人车。而早已走进人们生活的共享单车今年在春晚上的露脸,则被大家记得很牢。

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春晚上的百度无人车)

而让我吃惊的是,这种对自动驾驶的不了解似乎是超越了年龄限制的。有5名我的朋友——他们现在都在成都、重庆这样经济条件不错、对新兴科技态度积极的城市学习或工作——在与我聊天时表示,对自动驾驶“一无所知”,连一个相关的例子都举不出来。

人类对未知事物是天然怀疑的。对自动驾驶的不了解直接影响到了大家对其的信任度。当我像布道一样地告诉亲戚们不要人类驾驶的汽车可能会在二十年之内满街跑时,他们的反映都是——说得好,我不信。

开车三十多年的真·老司机表叔说了最多的不可能,他早年开大货车,跑过川藏线。在他看来,那些魔鬼一般的弯道,连经验丰富的司机开起来都心惊胆战,远不是“眼睛都没长的电脑”可以对付的。

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川藏公路

与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们则表现出了对新生事物更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是可以实现的,但二十年时间看上去不太现实。

唯一一个相信无人驾驶会在二十年之内出现的,是一位做文职工作的女生。她告诉我,如果有无人驾驶车面世,她会买一辆。但从她听完解释后仍然云里雾里的表情中可以肯定,她对无人驾驶也是一知半解。让她选择相信无人车的,不是她对技术、产业的了解程度,而是她的切实需求——她害怕开车。。

回到家乡这个小县城我才发现,容纳了更多人民群众的中小城市中,人们对自动驾驶的认知程度,跌破了我的想象。

有意思的是,在德勤去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中国人其实已经是全球范围内对自动驾驶新任程度最高,有“高达”38%的人愿意把方向盘交给车辆自己,而技术更领先的美国,这一数字仅有26%。但即便看上去比美国更开明,中国的调查对象中,还是有62%的人觉得目前自动驾驶不可信。

显然,我的亲朋好友们,大多都属于这62%之列。

二、自动驾驶之风为何难进小城?

为什么2017年最火热的自动驾驶领域,仅仅是在信息上,都没有实现对一座西南小城的渗透?

有朋友表示这是一二线城市、东西部城市之间正常的信息差。但一个现象却表明了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在我经过小城里的茶楼(四川人常去的休闲场所,可能的功能有:聊闲天,谈生意,打麻将)时,听见了几个中年人在讨论区块链、ICO。这说明东部的“先进玩法”在如今的互联网之下,并没有形成不可弥合的信息差。

让自动驾驶在小城中无人知晓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一、缺乏大规模进入生活的用例。

由于自动驾驶在中国确实是新兴的前沿技术,并且在生活中罕有大规模的应用实例,因此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甚至都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统一或者有具体形象来表示的概念。

比如共享单车同样是新兴事物,但在两年时间中,ofo摩拜铺满了全国各地。连我家乡这样的十八线县城,也有立足成都本地的一步单车进驻。因此即使是生活在小城里的人们,对共享单车也有近在眼前的直观认识。

而自动驾驶在大多数人们眼中,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虽然特斯拉的Autopilot炒得很热,但从Model X 、Model S在中国以万计的销量就可以看出,它只让很少一部分人真正体验了一把(而且还是辅助驾驶功能)。对它熟悉的,不是汽车圈内人,就是科技极客们。

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autopilot

因为自动驾驶技术没有应用、铺开,进入足够多民众的生活中,它就成了人们眼中的路人甲。像谷歌Waymo在无人驾驶上的进展、各大国际车厂的努力,完全没有进入他们的信息流。

这种对自动驾驶的忽视,是无视地域、年龄差异的。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对自动驾驶同样一无所知。

二、技术复杂,认知门槛高,参与难度大。

又要搬出库克的那句话了:“自动驾驶是所有人工智能应用之母。”他这里说的还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挑战,在机械操控上、传感器上的挑战还没提。所有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使得稍微正经一点讨论自动驾驶的难度陡然上升。即使是想装X,付出的认知成本也变得很高。

反观ICO,大量赌博性质事件的出现让谈论ICO有些时候像在讨论赌博一样,以赌博的视角参与ICO,大大拉低了入门门槛。也难怪一群大叔不打麻将,开始探讨加密货币。

三、包括政策、经济、产业在内的地域差异。

当然,不同地区的地域差异显然仍是造成自动驾驶在西南小城无人识的重要原因。

自动驾驶的发展与应用都要消耗大量资源,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目前是推动自动驾驶的主要地区。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成为了国内的自动驾驶发展中心,分别在政策(北京率先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人才(北京、上海高校众多)、产业配套(上海汽车产业发达)上具有优势。

与之对应,这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对自动驾驶的认知程度明显更高一些。

而能够对西南地区形成辐射的成都、重庆,虽然也是汽车重镇,但是毕竟还是二线城市,面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仍略显保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在当地推动自动驾驶都不那么热切,从2017年才开始重视起相关工作。

地区中心城市都如此,其他的中小城市对自动驾驶的了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自动驾驶认知洼地意味着机会

不过,虽然自动驾驶在西南看起来成长起来的土壤还不够丰厚,但这也意味着机会。

去年,成都地区开始探索自动驾驶的应用落地,首先瞄准的是公交。为成都公交系统提供绝大部分公交车的蜀都客车建立起无人驾驶研发团队,准备让公交车从辅助驾驶向无人驾驶过渡。

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

深圳已先行推出阿尔法巴

2018年2月,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又落地成都,计划建设占地约5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小镇”,内建智能道路、V2X通信系统,覆盖5G网络。

而在重庆,首条自动驾驶示范路线也将在明年6月启用,自动驾驶车可以在重庆获得上路牌照。

在自动驾驶技术测试、应用上,成都、重庆两座城市正在追赶。两个区域中心的带动效应,也将在未来使得周边地区的自动驾驶应用案例更多出现。

即便西南地区因为区位问题难以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中心,足够多的人口、车辆以及他们形成的出行需求,也会成为自动驾驶应用的潜在机会。趁着“无人知晓”的局面早早布局者,可能会比在东部地区面临更小的竞争压力。

结语:自动驾驶开进百姓家仍有距离

过去一年,自动驾驶创业火热,成为创投界的宠儿。但仰望星空时仍要脚踏实地。

一趟回乡之旅,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地区差异,以及自动驾驶走向应用过程中,面个

临的来自民众“无视”所可能造成的问题:或许是根本不知道,或许是知道但认为不行。

在交流中,人们除了对自动驾驶本身不够了解所造成的误解,同时也提出了对自动驾驶额外成本的高要求:八成人只能接受无人驾驶车辆比一般车辆贵20%。而当下,技术水平最高的无人车,谷歌的Pacifica,整套无人驾驶软硬件系统成本是车辆本身的3倍不止。

无论是增强民众认知,还是在技术上更进一步,又或者是在成本上让普通人可接受,自动驾驶仍是长路漫漫。

自动驾驶很火?小城里无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