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车东西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阅
关注我们
智东西
车东西
芯东西
智猩猩
瑞声科技:定义移动智能体,解构智能座舱新范式
车东西10月28日消息,今天,瑞声科技2025「想象例外」AAC感知技术峰会正式启幕。
在《科技与美学:重构车载声学新体验》圆桌论坛中,《汽车商业评论》主编温莎担任主持,轩辕同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博士,AAC品牌及系统事业部总负责人张松先生,极氪高级产品经理林仁义先生,声学楼创始人、深圳市音响行业协会秘书长 杨春先生作为嘉宾共同出席,从声学的历史价值、体验本质到未来演进,共同探讨智能座舱时代声学的核心地位与行业前瞻。
论坛开篇,贾可博士回望行业变革。他指出,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叠加,声学正成为重塑智能座舱体验的关键变量。从 FM 广播、CD 音响到空间声学与语音交互,声音的意义已从“被动听”转向“主动感知”,是一种能连接人、车与情绪的体验语言。
在 AI 时代,他认为声学不只是感官延伸,更是体验中枢,是让座舱真正“懂人”的核心入口。“新汽车的第四件大件是声音,甚至比彩电、冰箱、大沙发更重要。”他总结道,“好的声音应能主动匹配用户情绪与需求——无声(降噪)也是好声音。”
作为整车代表,极氪高级产品经理林仁义从用户场景切入。他表示,新一代旗舰车型极氪 9X 必须从整车维度重构声学系统,因为“同一辆车里存在并发场景诉求:驾驶者、前排乘客、后排观影的人,都需要自己的声学体验”。
极氪因此与瑞声科技在声场架构、扬声器布局和降噪方案等环节进行深度协作。极氪 9X 采用 9.2.4.8 声场布局与前后双低音炮设计,并在双层夹胶玻璃和整车静谧性基础上搭载主动降噪系统,以多麦克风捕捉噪声、以扬声器反向发声,实现沉浸、纯净的座舱声场。他强调:“豪华不只是材质的触感,更是每一次共鸣带来的信任感。”
瑞声科技车载声学团队负责人张松分享了背后的工程逻辑。他提到,车载声学的本质,是“尽可能还原创作者的意图,让声音保持立体、沉浸,并能触达情绪”。在与极氪的合作中,瑞声将“体验”精确拆解到每个扬声器器件:低音单元强调振膜刚性与阻力控制,高音单元则通过钛膜和 M-shape 膜实现柔和解析力。“沉浸感与耐听感,是定义‘汽车好声音’的底层逻辑。”张松总结道。
在系统层面,瑞声科技已形成软硬件一体的全栈声学生态。通过收购 PSS、整合 FL 与 PSG 资源,并携手 Naim、Devialet、Sennheiser 等全球高端品牌,瑞声实现了从“器件”到“算法、调音与品牌整合”的系统方案能力。凭借车规级标准与一体化的交付能力,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瑞声科技跻身全球车载音响系统前十,成为唯一进入榜的中国企业。
杨春老师评价:“过去车载音频长期被海外垄断,如今中国音频人已经突破界限。瑞声科技收购 PSS,让中国企业站在了世界一流音频厂商的前列。”在他看来,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汽车好声音参考体系”。
随着 AI 深入座舱,声学正在从“播放”走向“理解与回应”。瑞声科技认为,下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将是多感官融合的结果——声、光、电、触的协同构成真实的体验场景。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瑞声正在将传感器、麦克风矩阵、座椅振动反馈、独立音区等能力快速迁移到车载领域。论坛中也提到,“尊重个体听音权益”正成为豪华车的重要命题:司机听导航、后排看视频、儿童听故事,都应互不干扰。
讨论最后,各方达成了对未来的共识:在 AI 时代,声音将成为汽车最自然、也最具情绪温度的交互入口。杨春老师提出“陪伴型声学产品”的设想,让声音、光线甚至座舱动作在开门瞬间便能识别驾驶者状态并提供情绪回应。林仁义补充,主机厂需要“把场景量化,把车辆能感知的数据做好”,才能让 AI 更主动、更聪明地服务用户。
瑞声科技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物理 AI”为战略核心,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从声学、光学、触觉与更广泛的感知智能领域,推动智能汽车体验进入新的时代——一个更懂人、更懂生活的时代。作为“物理 AI”理念的具体呈现,“AAC Inside”不仅是一枚标识,更代表瑞声将声、光、触三大感知技术整合为具备理解力的物理智能系统,让每一次驾驶,都成为人与科技的真实共鸣。
瑞声科技